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學告黑狀更為搶眼,例如東林黨垮臺,閹黨掌權,孫樞輔老請病假,馬世龍總遭彈劾,孫老師不顧一切謀大舉,結果稀裡糊塗遭慘敗等等,看得人是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而在此過程中人們大多會很容易忽略掉一個細節,那就是當初袁縣令那一狀到底告準了沒有。

這個問題似乎是一提出來就有答案的,因為關於這件事《明史》裡有明文敘述,史文寫得很明白,一句“承宗竟主崇煥議”說得是再清楚不過了,試問這狀還能沒告準嗎?

明史載:“承宗謀於總督王象乾。象乾以關上軍方喪氣,議發插部護關者三千人往,承宗以為然,告在晉。在晉竟不能救,眾遂沒,脫歸者僅六千人而已。及承宗駁重城議,集將吏謀所守。閻鳴泰主覺華,崇煥主寧遠,在晉及張應吾、邢慎言持不可,承宗竟主崇煥議。”

不過,雖然《明史》上是這麼寫的,但畢竟只是清修《明史》的一家之言,史實則未必如此。

另外,即便是《明史》的記載中,也有很突出的問題,那就是史文存在著前後矛盾。《明史》先前的史文中提到,孫閣老和王象乾並沒有批准袁縣令帶五千人去寧遠的請求,而是要派了三千蒙古人去,但後面又來了一句“承宗竟主崇煥議”,這就很奇怪了,你孫老師既然給袁縣令撐了腰,讓他去修寧遠,可怎麼又不讓他去寧遠呢?這不自相矛盾嗎?

為了搞清楚事情的原委,我等草根查閱了孫老師的奏章原文,結果在其中果然發現了大問題。

孫老師具體談及此事的奏章,就是的那份他老人家巡閱山海關以後,回奏天啟的傳世之作,上面講述的事情經過大致是這樣的,當時孫老師招叢集臣會商八里鋪重城之議,他提出八里鋪位置太近,不如修寧遠而收200裡疆土,隨後還丟擲了非常書生氣的戰術安排,就是所謂覺華島水師不僅可策應寧遠,還能繞道敵後橫擊之,而為了獲得眾人的支援,於是孫老師便拿十三山義民應予以援救來當擋箭牌,意思是要救十三山義民總得找個靠前的據點吧,此時袁崇煥自然是支援以寧遠為據點,閻鳴泰則主張以覺華為據點,而王在晉提出的是以水師去接應,張應吾、刑慎言等人表示不同意袁縣令的意見'1'。

在看到風向不太對勁的情況下,孫老師便改口了,說這據守寧遠之議,其實是袁縣令提出來的,他和薊遼總督王象乾的意思是“更議之”(更改其提議),於是得到了眾人的支援(眾亦謂然),奏章原文如下:

“臣初與督臣象乾計欲以五千兵據寧遠,令義民望之以為歸,而督臣更欲發西虜之勁者三千,以為護,使諸人西來而我稍東迎。得西虜不為要劫,而更得其護,然後而歸。歸而安插之寧遠、覺華,擇其強者為兵,餘即屯牧。不然亂賊既不得遽誅,而忠義又不能援,數萬之眾盡化為東西虜,而益之勍敵矣。此崇煥議而臣與督臣更議之,眾亦謂然。”'2'

而《明史》卻將這段討論歪曲為眾人在商討據守關外的計劃,並稱孫閣老最終支援了袁縣令用五千人馬據守寧遠的意見,史文如下:

明史載:“及承宗駁重城議,集將吏謀所守。閻鳴泰主覺華,崇煥主寧遠,在晉及張應吾、邢慎言持不可,承宗竟主崇煥議。”

史文中用了“承宗竟主崇煥議”的字樣,意思是孫老師同意了袁縣令的方案,可是孫大人奏章上原文卻白紙黑字的顯示,他針對袁崇煥以五千兵馬據守寧遠的提議,是“更議之”而不是所謂“主崇煥議”:

奏章:“此崇煥議而臣與督臣更議之,眾亦謂然。”

明史:“承宗竟主崇煥議”

以上兩段敘述顯然是矛盾的。此外,孫閣老在這份奏章的最後,還非常明確的指出,他再三的駁了袁崇煥守寧遠的提議:

“而袁崇煥守寧遠之議,氣勃勃欲起……臣非謂袁崇煥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