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是知我的,我做事只認值不值,對不對,願不願,至於他人的看法,向來對我來說不重要。這些人也是為大明好,能救幾個算幾個吧。”
原時空這些御史言官們,在分封諸王一事上,冒死上諫,正好撞在了老朱槍口上,最後也是求仁得仁。
這個叫做陳懷義的言官最慘,直接被裝進麻袋,活生生摔死在都察院大門前。
當然正如楊憲所說,他做到這一步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如果還有不開眼的傢伙,一定非要去死諫的話,楊憲只能對他說一路好走了,畢竟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劉伯溫看著楊憲,神色複雜。
他自己就因為自身過於清高,而落到如今這個境地。劉伯溫原本希望自己這個學生的路,能夠比他走得順一些。
可如今看來,有可能要更崎嶇了。
因為之前稅制改革工作,楊憲已經得罪了淮西勳貴。因為科舉改革,得罪儒家士林。而現在又要因為諸王分封的事情,得罪言官御史。
再這樣下去,楊憲怕是隻能做一個孤臣了。
楊憲的奏表,此時也已經經過朱標之手,交到朱元璋手中。
太和殿。
朱元璋看著朱標手中的奏摺,開口問道:“楊憲的奏摺,有關諸王分封?”
“父皇猜的真準。”朱標點了點頭。
朱元璋並未急著去看,而是接著開口問道:“是勸阻?”
因為在朱元璋看來,楊憲畢竟是劉伯溫的學生,這段時間,仍然堅決反對諸王分封一事的也就只剩下都察院的那些言官御史了。就連有直接利益衝突的那些淮西老將們,也只是保持沉默而已。
如果是勸阻的話,楊憲的這份奏摺,朱元璋不打算再看。
因為他分封諸王的心意已決。
朱標笑著搖了搖頭。
“不是勸阻,難不成還能是勸進啊。”朱元璋笑道。
朱標將手中的奏摺遞了過去,開口笑道:“確實是勸進,不過他這份奏摺與其他大臣們的都不同,父皇你自己看一下。”
聽朱標這麼一說,朱元璋臉上露出好奇的神色,伸手接過奏章,看了一眼,臉上很快露出凝重的神情。
“老大,馬上讓人召楊憲進宮。”
(
“是,父皇。”
楊憲從誠意伯府出來後,直接遇到了宮裡的內侍官,被帶進了宮。
大殿內。
楊憲在奏摺裡,對於分封諸王一事,大加支援,可他卻又在奏摺裡寫了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有關皇室宗室法的弊端。
這份奏摺寫得非常詳細。
具體寫明瞭,到時候朝廷一年要拿出多少財政來養活宗室。
親王每年一萬石,郡王每年二千石,鎮國將軍每年一千石,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則逐級遞減二百石,輔國中尉、奉國中尉逐級一百石。
公主及駙馬每年二千石,郡主及其儀賓每年八百石,縣主、郡君及其儀賓逐級遞減二百石,縣君、鄉君及其儀賓逐級遞減一百石。
按照中書省制定的這個制度,即使是最低等的奉國中尉和鄉君每年都會有二百石的俸祿。
要知道在沒有漲工資前,一個正七品的官員每年俸祿也僅有九十石而已。
朱元璋自己小時候吃了夠多苦,如今好不容易當上大明的皇帝了,他不想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再過苦日子可以理解。
可這宗室制度,將會吃垮大明朝,成為日後壓垮大明的最後一根稻草。
只是這個時候的朱元璋顯然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看著楊憲,開口道:“楊國公奏章裡的話,擔憂過度了吧,現在宗室才多少人,就算年俸再加一倍,對於國庫來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