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接下來徐達再次出征已經是一張明牌,楊憲和徐達二人就接下來的中日之戰開始做推演。
徐達聊著前次出征日本所經歷的種種事情,也提到了那個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發起衝鋒的不知名日本將領。
楊憲則是篤定,下一場大決戰,一定會是海戰。
二人聊著水戰、登陸戰,以及後續佔領出雲之後的各種細節。
對於日本這個民族,楊憲對他的瞭解顯然要比徐達深得多得多。
期間徐妙雲親自過來送了一次水果糕點。
徐妙雲親手剝了兩個橘子,先是遞給了徐達,然後自然而然像是順手為之,也給了楊憲一個。
徐達看著手中的橘子,忽然嘆起氣來。
楊憲嘴裡吃著甘甜的柑橘,不明白徐達為何忽然如此,便開口詢問。
徐達這才說明原由。
“這出海,最讓人無法忍受的一點就是吃食。”徐達拿起手中的柑橘,接著開口道。“只要出了海,想吃上這麼一口新鮮的柑橘也成了奢望。”
竟然忘記這一茬了。
這個時代出海,可不比後世,有那麼多豐富的食物。
工業革命之前長時間的海上航行,所有補給都要依賴船上攜帶。
而幾乎所有新鮮的水果蔬菜保質期都不會太長。
因此海上航行的艦船在大多數時間內都得不到生鮮食物,還是以鹽漬類和穀物等能長期儲存的食物為主,能做成半成品的儘量做成半成品,別說新鮮食物了,就連飲水也是大問題。
果然楊憲還沒提這事,這邊徐達已經開始向楊憲吐槽飲水問題了。
海上航行淡水主要用於飲用或者做飯,很少用於盥洗,即使是飲用水,也不能敞開供應。
“勺水不以惠人,多備以防久泊也”,說的就是這種情形。
經過楊憲一番詢問之後,他這才瞭解到,因為明朝水師沒有遠航的經驗,為了解決飲水問題,他們在船隊編制中專門設有水船來運載淡水。
原時空,這一習慣一直延續到鄭和下西洋時代。
可鄭和下西洋並非殖民擴張,戰鬥不是主要任務,因此水船效率低的問題並非特別凸顯。
眼下徐達他們出征,戰船作戰任務居於首位,因此再用水船伴隨航行顯然就不太合適了。
楊憲沉思了一會兒,開口道:“可以在戰船上劃出專門的水櫃艙,再輔以水桶,這樣一來便能攜帶相當數量的淡水。”
“比如一艘戰船,設水艙四、水櫃四、水桶一十二,這樣便能承載淡水六七百石。”
這樣一來,如果只是征戰日本的話,應該是完全夠用了,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再那麼捉襟見肘。
可即便如此淡水依舊是寶貴資源。
如果將來要進行距離更遠的遠洋航行,主要還得依靠港口補給淡水,然後就是要學會儲存雨水備用。
實在要應急的話,還能直接用蒸餾海水獲得淡水,不過這樣做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如今楊憲提出來的方法,跨越東海打一個小小的日本已經綽綽有餘。
“對了,徐大哥記得此次出行,船上多帶一些酒。”楊憲記起了什麼,忽然開口說道。
“行軍打戰,飲酒是大忌,楊兄弟這帶大量烈酒又是為何?”徐達疑惑道。
楊憲開口道:“淡水放置時間久了,很容易會發生變質,甚至會滋生細菌就是水放久了會被汙染的意思。”
“水放久了還會被汙染?!”徐達震驚道,怪不得前次遠航時,有一些兄弟忽然腹瀉,當時一直找不出原因。
現在徐達細細想來當時發生的幾起士兵腹瀉事件,好像就是在船隻快要到日本,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