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一年,德慶侯廖永忠因謀反罪,全家賜死。
這是大明建國後,死的第二個開國功臣。
而且還是在同一年。
一時間,風聲鶴唳,淮西武將們人人自危。
朱元璋也藉著這機會,對軍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從這些淮西勳將們手中收回兵權。
口中喊著知道更多內幕的廖俊軍,還被關在錦衣衛的大牢裡。
在這個時候,但凡有人敢說一聲不字。
那麼等待他的結果,可想而知。
因此從結果來看,這場兵變對大明來說,絕對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而且讓矛盾爆發出來,遠比將矛盾強行按下去要好得多。
存在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對矛盾,讓矛盾越積越深。
就像是兩口子有矛盾,很多時候吵一架,把話說開了,疙瘩反而解開了。
如果每次面對矛盾,都不處理,不斷積累,直至真正爆發的那一刻,事情將完全不可收拾。
這一次動亂僅僅只是發生在京師右掖軍,已經屬於大幸。
當然這其中也是因為藍玉他們並不是真心要謀反的原故,不然真的全國各地開花的話,一時間還真不好處理。即便鎮壓了叛亂,可這些年好不容易讓大明百姓過上好日子,又要受到戰火摧殘,這顯然不是朱元璋願意看到的。
朱標這一邊,開始利用報紙這一載體給這些洪武老兵唱讚歌,宣揚洪武老兵為國奉獻的精神,同時介紹洪武勳章代表的榮耀。
這些年一直跟在楊憲身旁,朱標如今早已明白宣傳工作的重要性,也能夠熟練運用。
身在揚州的楊憲看到這一幕,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給軍人以最高的尊重,這是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應該做的事情。
楊憲放下手中最新一期的大明日報,決定給朱標再添一把火。
他讓手底下人,編了一個個描述大明開國,這些老兵們如何犧牲流血,無私奉獻的話本。
然後再交由全國各地酒樓茶肆的說書人進行宣傳。
這一支說書人隊伍,楊憲養了很久了,就是為了日後有需要的時候,打宣傳戰用的。
當初接收沈家酒樓產業,很大一部分也是為了這個服務。
洪武十一年,秋。
大明的第一科徵兵,終於正式在天下各郡縣拉開了帷幕。
揚州。
瘦西湖畔,一個莊嚴巍峨的軍區大院前已然擠滿了人,外面還有更多的人在往這個方向湧來。
天空飄著細細的秋雨。
兩個人撐著雨傘,並肩而立。
要知道自古以來,揚州一直就被稱為煙花之地。
古人用“煙花”來形容柳如煙、花似錦的春景,煙花三月下揚州,為的就是買春。
繁華,可卻散發著靡靡之氣。
可在楊憲這些年的治理下,揚州卻完全脫胎換骨了一般。
冰冷的秋雨下。
街頭巷尾到處都是人挨著人,傘挨著傘的場景。
這些人今天來此,全都是奔著同一個目標。
那就是從軍報國!
看著這一幕,朱標不由得有些感慨,看了身旁的那個男人一眼。
這個男人,又何止是讓揚州脫胎換骨,根本就是讓整個大明脫胎換骨!
“京城那邊,應該也開始第一批徵兵了吧,太子殿下不在那邊主持,真的沒事嗎?”楊憲開口輕笑道。
朱標輕輕搖了搖頭,開口道:“京城那邊有我父皇在。”
朱標看著遠處那些少年兒郎,他能夠無比確定這些人並不是因為年齡到了被逼無奈強制入伍,因為這些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