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0章 並非“仁君”(4k)

就一臺顯微鏡,可卻有幾十上百名醫者。

在看到微生物後,所有人都露出痴狂的神情。

“別擠,別擠我都還沒輪到呢?”

“這位兄弟,你看了這麼久了,該論到下一個人了,你看後面還有這麼多人在等著呢。”

“催什麼催,讓我再好好看看說了別拉了啊,我再看一眼。”

楊憲等於是給這些醫者開啟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所有人都想好好研究這個全新的微生物世界,恨不得一直觀察著。

他們之中很多人甚至都已經有著十數年的看病經驗,是其中的佼佼者,雖然他們能透過望聞問切準確把握病人病症,卻一直搞不懂真正的病因,只能靠思辯去揣度。

但眼見耳聞才最真實,能親眼看一看致病的真正原因,是每個醫者夢寐以求的能力。

而現在顯微鏡的出現,給醫學提供了客觀的依據,大大降低了醫生診斷的難度,和誤診的機率。

這樣學生學起醫來,也更容易出師了。

這對大明醫學來說是質的飛躍!

後世也將楊憲的這一場開講,當成了傳統醫學邁向現代醫學的重要標誌。

楊憲直接透過系統將後世現代醫學體系給搬了出來,自己一邊學,一邊教。

醫院授課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

基礎醫學就是讓這些醫者學生們拋棄原有的傳統觀念,學會用科學的方法研究醫學,課程包括病理學、微生物學、藥理學、解剖學幾個方向。

其他的課程很好理解,蕭九賢他們基本看課程名字就大概能夠猜出所教的內容。

“楊先生,這解剖學是要教我們解剖屍體嗎?”譚允賢皺了皺眉,開口道。“可這驗屍不是仵作乾的事情嗎?”

在古代,仵作社會地位比醫生還要來得低賤。

醫生地位低,起碼還能贏得老百姓的尊敬。

可仵作基本上處於一個民不喜、官不疼的尷尬禁地。

其餘人也是紛紛露出疑惑的神情,難道醫學院還要負責給官府培養仵作嗎?

可他們這些人來此都是衝著學醫來的。

楊憲早就料到了眾人會有牴觸情緒,他淡淡一笑,正色道:“仵作的職責是‘為生者權,為死者言’,在我看來他們同樣是醫者,只不過是一種另類的醫者,他們運用的同樣是各種醫學知識,只不過,他們是為法服務,因此我更喜歡將他們稱作法醫。”

楊憲現代醫學第一擁躉,太醫院院首吳四海立馬開口道:“楊國公說的不錯,《宋提刑洗冤集錄》老夫也拜讀過,確實與我醫家大有淵源。”

在場很多外科大夫也是連連點頭,他們平日裡行醫時,就沒少從這本書上取經。因為仵作可不僅僅給死人驗傷,給活人也驗,其中就涉及了大量的外科醫學知識。

而且連傳統醫學的高山,太醫院院首吳四海都如此說了,其餘人也是很快調整好心態。

楊憲將眾人的神情變化看在眼裡,如果他們沒有這種開放並蓄的心態,還不如趁早離開這裡。

對於醫學院的第一批學生,楊憲很滿意,微微點了點頭,開口道:“解剖學更是為了讓你們更加了人體,身為醫者連人最基本的身體構造都搞不清楚,又怎麼給人治病。”

“在場有誰親眼看過人的五臟六腑,知道人體內都有哪些器官嗎?”

楊憲環顧眾人,所有人都是有些心虛地低下腦袋。

我國的中醫雖然歷史更加悠久,但是有些研究卻比西醫更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解剖學,古代中國人認為解剖屍體是大不敬,所以中醫研究解剖學也比西醫晚了千年。

古代沒有成型的解剖學,醫者大夫們能夠知道五臟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