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過來,頭一句問的不是楊堅的安危,而是宇文邕立誰為後。她雖然與楊堅成親也有兩月,但除了新婚燕爾那幾日,之後的楊堅一直為出兵的事奔波忙碌,後來更是馬不停蹄地前往長安城,看來獨孤伽羅對他的感情也並不深厚。
韓褒自是一愣,這個關頭,誰會去想宇文邕要娶的突厥公主。
我連忙問道:&ldo;依大人看,要救楊堅出來,可有什麼方法?&rdo;
-----------------------
韓褒道:&ldo;若是雍州城也就罷了,雍州城易守難攻,且城中糧糙充足,就算被宇文護圍個一年兩年也沒有問題,然而好畤縣無險可守,又是個貧瘠的縣城。加上外圍另有突厥阻斷楊瓚相救,楊堅他們無人接應,若是糧糙不濟,只有死路一條。再者,好畤縣外地勢高,一旦被圍得水洩不通,想要突圍出來,更是難上加難。倘若不能逼得宇文護解圍,只怕,他們全軍覆沒也不是不可能的。&rdo;
說到此,韓褒是一臉痛惜,萬萬沒有想到出師便遭大難。辛辛苦苦招募的穎軍也眼瞅著要賠進去大半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搬救兵
我聽了,心裡頭一緊,卻無論如何不能就此死心作罷,&ldo;大人剛才說,若不能逼得宇文護解圍,他們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那若是能逼得宇文護解圍,他們是不是就有救了?&rdo;
韓褒苦笑道:&ldo;話是如此,宇文護只剩這一支精銳在手,他若撒手,楊堅他們何止是有救,便極有可能反敗為勝了。然而,宇文護現在佔盡上風,又有突厥相幫,以他狠毒的性子,必定是要一網打盡的,哪有什麼事情能逼得他解圍?&rdo;
他這樣一說,我也不免沉思起來。潁川、南陽二地,穎軍加上後來歸降的軍隊也有幾萬眾。若是能解楊堅之圍,自然是要一試的。
然而韓褒一聽,便有些不大樂意,這裡不過剩下幾萬人,還有些並不是同心協力,倘若傾巢而出,恐怕連骨頭渣子都不剩。我也知道這也許不過是個以卵擊石的法子,當即不再說話。
韓褒索性把留守在潁川的穎軍將領都叫了過來,好出些主意,婆羅突然說道:&ldo;除非京城危矣,大周危矣。&rdo;
我一愣,回頭看他,婆羅從前算得上是宇文護的心腹,他這樣說,想必是有原因的,我急急地說道:&ldo;願聞其詳。&rdo;
婆羅說道:&ldo;宇文護從前跟隨太祖徵戰,太祖臨終所託,外寇方強,讓他勢必要小心取斷,完成太祖志向。而太祖的志向便是一統河山,實際上這也是宇文護一直想要的,以他的脾性,倒和太祖有幾分相似,那是決計不允許受人欺凌。當初侯景等人以河南十三州投降後又反覆掠地,太祖與宇文護竟然同高澄合力追殺侯景,收復失地,由此可見其對國土在乎。倘若這時候,有外族入侵,宇文護必定會分出一部分兵力前往堵截。若是戰事危急,他定然要親徵。到時候義軍之圍,可不就解了?&rdo;
----------------------
我聽了不禁點點頭,韓褒卻有些無奈地破不認同道:&ldo;外族入侵?說得容易,難道現在我們要派人去齊國、去陳國求他們前來趁虛而入?齊與陳皆是新主登基,且不說他們國本未定,根本無暇分出心思來攻城略地,討些便宜走。再者,就算他們肯,難道我們真要這樣引狼入室?這和引山洪救旱災有何區別?如此一來,民心盡失,可不就成了大周的叛徒,必遭百姓唾棄。&rdo;
他既已選擇北周,便一心一意想要匡扶北周,自是不大情願引狼入室,飲鴆止渴。若是因為要救楊堅,反而將北周的江山拱手讓給他人,只怕宇文邕也會因此而大大痛心,這也不是死去的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