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分卷閱讀171

曹叡閱讀過人物生平後,仍舊願意相信司馬昭,但不願意相信司馬師,因為關於司馬師,他是已經有過接觸,而且下了明令不重用。

魏武征戰得天下,大魏建設初期以軍功論官職,到了先帝曹丕真正建國之後,為拉攏世家而實行九品制,為官之前先定品。發展到曹叡時期,這種制度更為明確。

九品與曹操時期的唯才是舉是完全不同的制度,漢末推崇名士,而曹叡認為“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名士徒有虛名是最不可重用的。

一些年輕人聚集交友,互相吹捧,成為當世名士,互相標榜誇誇其談,形成一個小圈子,好像這樣的名士不受重用簡直天理不容。

曹叡深感厭惡,在大臣的參奏下對這些浮誇的年輕人們下達了處罰。史稱“太和浮誇案”,而司馬師就在其中。

“你兄長,如今是何年歲?”曹叡問到。

司馬昭移開視線,說:“兄長與我一樣,皆是一心想著大魏的!請陛下放心!”

司馬昭略有心虛地匆忙去到袁紹家中,為了表現自己是大魏忠臣,先向曹操禮數週全地行禮,然後才看向年紀大了一大截的司馬師。

“師哥?”司馬昭不確定,他印象裡的師哥是個年輕翩翩公子的模樣,眼前的師哥已經蓄鬚幾十年,面容也不是世家公子的白淨,而是常年征戰的麥色,那雙眼睛收斂起一切只剩笑意。

“昭弟。”司馬師笑著喚了一聲,在看到親弟弟之後真正感受到了系統的神奇。確實和他記憶裡少年時的昭弟一模一樣,有些憨,有些傻,還是個滿腔熱血的大魏忠臣。

就像,就像現在的魏武一樣,那麼忠心而不顧一切地想要報效朝廷的恩情,以忠臣自居。但是到最後,卻扼斷了那個王朝的咽喉。

得見魏武本人,心有所感,而見到的昭弟又一腔熱血報國,彷彿老天在阻止他前進的步伐,要將他拽回到年少時所走的那條路。他不知道如果是中年時期的魏武回首過往會是如何的選擇,他只知道,自己的選擇。

他們司馬家的事業,不會止步於此。

就連袁本初這個最初的輸家都能夠擁有覆盤統一華夏的機會,他們司馬家自然也可以。比起一朝之忠臣,擁完整版圖的王朝之主,更吸引人。

大逆不道,便大逆不道。

少年曹操看著這個中年男人眼裡毫不收斂的野心,試著從他身上看出幾分自己未來的模樣。後世人說司馬師有魏武遺風,魏武當事人卻並不這麼覺得。

曹阿瞞捫心自問,後來所建立起來的大魏是無法和根基深厚的大漢比擬的,同樣他對大漢的那一份不肯熄滅的忠誠也不是司馬師對大魏的忠誠能比的。四百年炎漢,在他被系統綁架之前,他堅信這個王朝能夠千年萬年的存在,他也心甘情願永世為臣。

即使知道後世人的評價,即使知道最後稱公稱異姓王,他也仍舊認為,後來的自己是見天命有變,一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