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分卷閱讀202

陣營,此時也聽到了吳的陣營任務。

【吳陣營任務:坐山觀虎。當年魏蜀相爭,蜀多次想偷襲長安均未成功,與其坐等鷸蚌相爭,不如暗中行事。阻礙其他三陣營的任務,每一方陣營失敗獎勵積分1000。每有一方成功,扣除積分1000。】

那兩個新人不知道是什麼陣營,暫且沒問,先寒暄兩句請到同一個車廂內,彼此瞭解下身份。

重鬼列車

被滅三族的那個諸葛?

矮個子的更為謹慎一些,觀察人的同時把話語權交給一起的夥伴。

那高個子的人向曹操等人作揖,說:“在下法正,字孝直。這位是在下的友人,姓張名松,字子喬。”

又是劉備那廝的人,嘖。

曹操立刻想到了自己的陣營任務,道:“二位,莫非都是蜀陣營?”

張松是土生土長的蜀郡成都人,法正雖不是蜀地之人,卻也是很早就入蜀謀仕。因此在漢陣營爆滿後,蜀都是第一選擇。

儘管猜也能猜到,但兩人還是留了個心眼,並未立刻作答,而是反問這位少年姓名,以及一起的另外三人該如何稱呼?

曹操故作謙卑,先把時間線和副本的事情講了講,然後向二人介紹諸葛亮和姜維。

姜維是個小輩,二人的時間線上才六歲,自然不曾聽聞,對諸葛亮倒是有些印象。

“哦……傳聞南陽有位諸葛臥龍先生,莫非就是閣下?”法正初見諸葛亮,見此人儀表不凡舉止端正,又是名聲在外,便有不少好感。

諸葛亮則因早就知曉後來之事,對法正的到來格外欣喜,此人和張松可都是主公大業之中的關鍵人物。若無張松之圖,西川難取,若無法正勸說劉璋,西川難得,此時也是深作揖回禮,道:“南陽野人耳,閣下謬讚了,孝直請坐。”

見法正與這人親近,張松自然也一同坐下,且告知他們二人的時間線都在建安十二年。

只剩下最後一個忙著介紹別人的少年,他猶豫了一會,還是說了實話,道:“在下曹操,字孟德。”

才坐下的法正和張松又站了起來。

建安十二年的曹操已經不剩多少的好名聲,儘管幾年前還為了拉攏民心將蔡琰迎回來,可惜風評口碑並沒有挽回多少。

對於遠在蜀地,資訊又相對閉塞的人們來說,曹操畢竟是明面上漢廷重臣,到處討伐是奉天子之命,二人因此也只是簡單作揖。

曹操見他們竟沒有對自己破口大罵,倒是有幾分驚喜,遂生結交之意,考慮到後來張松有意獻圖卻被自己打發走,實在不該。但看了眼張松短小的身形和塌鼻子齙牙,瞬間又理解後來的自己為什麼會拒絕。

想想他身邊的謀士文臣都是什麼模樣的?都是才華顏值並存,長得醜的人在官場上很難吃得開,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就是隱患。

在曹操和二人尬聊的時候,姜維單獨去找列車員詢問情況,列車員自然不會把危急情況多透露,只是讓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