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呷了一口,滋潤了下乾涸的嘴唇,問道。
韓非身軀站的筆直,手捧笏板,不動聲色的道:“此一時彼一時也,臣當初勸主公攻打滎陽,是為了擴大領土,我們的敵人是苟延殘喘的虢國。而現在救援滎陽的話,我們的敵人就變成了如朝陽初升的唐國。良機已經坐失,不能一錯再錯!”
韓武放下陶製的茶碗,面無表情的問道:“唐國剛剛建立,憑我們大韓的國力,需要怕他麼?”
韓非作揖道:“方離率領國都淪陷的虞軍擊退晉軍,重創魏醜,表現出了不俗的實力。如今虢虞合二為一,實力更上一層樓,絕對不容小覷。我軍與之交戰,並無必勝把握!”
大將軍暴鳶對韓非這番話並不認同,馬上站出來反駁:“公子此言差矣,晉軍從虞國敗走只因趙國重兵入侵,豈是虞國戰鬥力的體現?況且就算虞國人僥倖獲勝,也不見得就能贏我大韓雄師,為何公子憑空猜測,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韓非並不願意和暴鳶爭吵,心平氣和的道:“非只是就事論事而已,樓寨之戰,周瑜以萬餘兵力對晉將趙盾、狐射姑率領的五萬人馬,山路伏擊、火燒樓寨,殲滅了兩萬晉軍……”
韓非說話的時候雖然慢條斯理,但在之前卻做足了功課,靠著資料支撐,不容辯駁:“之後,晉將魏醜奉了先軫的命令率十三萬兵馬進攻樓寨,都被周瑜所阻,損兵折將,寸步難行。”
周瑜的戰績足夠輝煌,容不得韓國君臣反駁,大殿上鴉雀無聲,只有韓非柔和的聲音娓娓響起。
“之後趙軍大舉入侵晉國本土,先軫率部反攻趙國,留給魏醜七萬兵馬。魏醜連敗虢軍兩次,斬虢將蔡、孔密,殲滅虢軍兩萬餘人,由此可見晉軍並非沒有戰鬥力。
這方離的確是個了不起的傢伙,他突然率兵出現在河內,挾持了御駕親征的姬叔弼。並在河內大敗魏醜,殲滅晉軍一萬五千餘人,再次展示了虞軍的實力。
爾後方離率虢虞聯軍北上反攻平陸,再次重創晉軍,收復國都。魏醜七萬兵馬只剩下兩萬餘人,倉惶向北逃竄,方離盡復失地,並將虢虞合併為唐,實力更是扶搖直上。”
晉虞之戰的經過韓國君臣基本上都已經知道,只是虞軍的戰績太過於耀眼,公開談論有長他人志氣之嫌,所以韓國君臣從來不在公開場合對晉虞之戰做出評價。
但今天韓非破天荒的把晉虞之戰的經過口述了一遍,以次來證明唐國的戰鬥力,使得滿堂鴉雀無聲,無從反駁。
“由此可見,並非晉軍戰鬥力弱,而是由方離、周瑜率領的虞軍表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這樣的勢力,最好輕易不要與之敵對!”
韓武伸手輕捋頜下美髯,一臉複雜的道:“這方離、周瑜的表現的確讓人刮目相待,但我們大韓就應該唯唯諾諾,未戰先怯,坐視其壯大,威脅我國麼?”
韓非捧著笏板道:“主公,我們韓國最大的敵人是黃河北岸的魏國,既然無法壓制住唐國,就應該與之結好,不宜再樹強敵。若是韓唐結盟,便能對魏國形成犄角之勢,兩路出兵使其顧此失彼,攻掠魏國土地,也能擴充我大韓疆域,提升國力!”
韓非話音未落,暴鳶便冷哼一聲:“魏國有三百六十萬人口,帶甲二十餘萬,以李悝為相,魏無忌、西門豹治理內政,龐涓、樂羊、尉繚等人統兵,實力不比唐國強了十萬八千里?既然公子認為我大韓與唐國作戰都沒有優勢,又哪裡來的把握打敗強魏?”
魏國坐落在黃河北岸,以鄴為都城,與韓國隔河相望,兩國也一直是針尖對麥芒的競爭對手。
但魏國山川險要,土地肥沃,人才輩出,實力僅次於五大強國,多年來一直壓著韓國一頭。兩國的戰績也是魏國勝多負少,使得韓國君臣只能忍氣吞聲,暗中積蓄力量,爭取一雪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