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骨力裴羅為領袖的回紇聯盟在唐朝大軍的配合下,推翻了突厥汗國,並建立起漠北迴紇汗國,王庭(牙帳)設於鄂爾渾河流域,居民仍以遊牧為主。
立國後,回紇因歷史與唐朝的關係一直很好,不像其他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大都要對農業國進行騷擾與掠奪。回紇曾幫助唐平定安史之亂。版圖最大時疆域東接室韋,西至金山(今阿爾泰山),南跨大漠。
回紇後因長期與吐蕃戰爭,加上統治者無道,內訌不斷,於846年被所部屬黠戛斯所亡。滅國後,一支遷蔥嶺西楚河一帶,稱蔥嶺西回鶻。一支遷河西走廊,稱河西回鶻,就是現在的裕固族。
848年(唐大中二年),率領西遷回鶻主要部分的龐特勤,在原唐安西都護府境內稱可汗。他居住在焉耆城,統轄今新疆東部地區。這是回鶻在這一帶建立政權的開始。唐鹹通七年,回鶻的大首領僕固俊從北庭出擊,打敗吐蕃,取得西州(高昌)、輪臺等城。他派手下的達幹(官名)米懷玉朝見唐懿宗李璀,報告這一勝利。從此,這支回鶻逐漸以高昌為中心。
高昌回鶻國,所轄東抵哈密、西至庫車、南達於闐、北越天山。首府位於高昌。國王稱阿薩蘭汗,意為獅子王。冬住高昌,夏居北庭。主要從事農業,種植五穀、棉花、瓜果(以葡萄最多)等作物。兼營畜牧。灌溉獨具特色,以坎爾井聞名。
自從高昌被回鶻佔有,這裡的漢族人,就只能逆向與回鶻融合,後來成為維吾爾族人了。
遼朝建立後,高昌回鶻起先與遼朝的關係很密切,曾先後24次向遼進貢。924年(遼天贊三年)十月,契丹&ldo;遣兵逾流沙,拔浮圖城,盡取西鄙諸部&rdo;。浮圖城即北庭,在高昌回鶻境內。從此,高昌回鶻成為契丹(遼)&ldo;屬國&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