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走。加上送大理原來部隊計程車兵回大理,一共有十萬多出來的戰馬。小趙皇帝準備分給成都路和廣東路、廣西路。
原來的大理的兩百匹大象部隊,留一百在藏南路,另外的一百匹調到大理路。
熱氣球下餘的五個,本來要留到藏南路。由於小趙皇帝要用於勘察道路。用完後,歸還藏南路。明天帶半個月的糧食就出發。
藏南路的武官,聽到五個熱氣球留在藏南路也很高興。小趙皇帝知道,藏南路東有蒲甘國,西有天竺(不過現在是分裂狀態),搞不好,還有仗要打。國防安全的形勢比其他路要重一些。
十月二十一日,小趙皇帝帶領御駕親徵部隊撤離藏南路。新城縣的官員全部來送行。
小趙皇帝帶領御駕親徵的三萬五千軍隊。將士人人還多帶了一匹馬。走到一定時候,還可以換馬騎,部隊的行軍速度比原來快了。走到原來過河的地方,天還比較早。小趙皇帝就下令宿營。
帳篷還沒有搭,小趙皇帝就命令熱氣球向西北,向東南方向,尋找平坦的道路。
他對爬這個高山,心裡很不滿意,因為大理的軍隊對這個道路也是新開闢的,估計不是原來走的老路,很能還有更好走的道路。
天黑,派出去的熱氣球飛回來了。西北的熱氣球報告,那邊的山更高,根本沒有可以走的道路。向東的報告,向東一百多里,山勢逐步下降,看見有一條道路。
第二天,小趙皇帝就叫向東南前進。只不過,山勢平坦,道路狹窄。路邊有的樹把道路變窄了。小趙皇帝就命令前鋒部隊砍樹擴寬道路。
見前面走不動,小趙皇帝就命令後面的部隊休息。再派三個熱氣球前去探路。三個熱氣球向三面出發。在中午,三個熱氣球回來了。正面的報告前面有一條道路平坦地向東伸展。向西北的熱氣球報告看見了原來下山的道路。向東南的報告沒有道路。小趙皇帝命令部隊繼續走向東的道路。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