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裡要商量出一個戰鬥程式,就是要讓金兵儘量多的人到城牆附近來,方便我們消滅他們。又不能讓他們登上城牆,影響我們士兵的戰鬥情緒。&rdo;
&ldo;我們到沙盤來看一下。研究出戰鬥方案,防治我們到時候手忙腳亂。&rdo;
小趙皇帝先講,李綱吳革補充,他們透過反覆商量,戰鬥方案形成了。
1、李綱吳革指揮帶領突擊隊各1000人,把北城牆分為兩半,兩人各負責一半地方的指揮,突擊隊在兩邊的中間點駐紮,那裡出現危險,即在那裡支援。
2小趙皇帝居中指揮,負責全域性指揮。
3、兩邊在城牆下面的街道,各分別住一萬人,如果敵人殺上城牆,就近支援。其中一萬又分地段,確定支援目標。
4、先用常規戰法,敵人攻,我們防。再是逐步撤退城牆的防守部隊,讓敵人造成我們逃跑的印象,使敵人大批聚集到城下,然後是石灰炸藥包,炮彈轟擊。使敵人在城下大量死傷。最後軍隊上城牆,射殺還沒有死的敵人。
5、小趙皇帝在中間,傳令兵分段站立,搖白旗,就是撤退三分之一。三次就撤完。接著出紅旗,就是炮擊開始。
下午李綱吳革召集軍官開會,傳達戰鬥方案。小趙皇帝訓練炮兵。明天的朝會取消。
小趙又想起一個問題,如果敵人在開封城下受到從來沒有過的打擊,戰敗後就逃跑,光憑我們城內的兵力,要殲滅金兵,還沒有十全的把握。如果把收集來的兵力用上,就保險得多,現在收集的兵力已經達到九萬,城裡的六萬人,共十五萬兵力。一定可以消滅開封城下的金兵。敵人逃跑,雖然有黃河阻攔,但是,那個時候再調兵,士兵經過長途行軍,沒有休息就上戰場,就是疲勞的軍隊,打仗的能力就要受到影響。於是對吳革說,我們要防備敵人打敗後逃跑,現在馬上就應該調收集的兵到汴河南岸駐防。到時候到黃河岸邊,我們就可以包圍殲滅他們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