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運輸也方便,所以最受歡迎。
現在就是看如何和吳忠實達成協議。
“南瓜嶺那裡位置確實不錯,主要離水比較近,路也修的不錯,方便運輸……就是不知道吳總想做哪方面的東西?”
“目前暫定為杏產品,杏肉杏脯這些。
我們慶城這邊的杏因為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杏樹栽種也比較普遍,經過我考察,覺得是加工杏產品很不錯的資源。
李老弟你沒去過南方,是不知道啊,莪們這裡爛大街的杏子,到南方就是個稀罕品。
我在江浙那邊考察市場時也吃過他們的杏子,那個味道啊,真是讓人一言難盡,放到我們這裡,狗都不吃……”
“有這麼誇張嘛?”
李牧羊笑笑。
其實他知道吳忠實也沒有太誇張。
他在南方生活過,也嘗過南方賣的杏子,確實多都很酸,味道差的要死。
但杏的個頭都不小。
這主要原因是杏這種東西,要甜的話,就需要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而南方相對陰天多,晝夜溫差也不會太大,所以不利於杏的成長。
早些年南方還有點杏子,等到後面,逐漸都看不到杏子了。
可能就是因為結出的杏子味道不好,沒有啥經濟效益,逐漸被人們砍伐殆盡了。
而後面市場上賣的杏子,都是從北方運輸過去的。
但從北方將杏子運輸到南方,路途遙遠,而杏子一旦從樹上摘下來,就很容易快速成熟,往往是一兩天內,可能從青杏就轉為紅杏或者黃杏。
但雖然表皮黃了,裡面的果肉卻依然沒有成熟,還是酸的。
這種過程稱為捂杏。
這和獼猴桃還有芒果,香蕉等不同,這些水果都屬於後熟型,摘下後只要不碰爛,都會慢慢成熟。
不能長途運輸,就註定無法大面積推廣。
所以杏這種水果,在南方人和北方人眼裡,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北方人總是想千方百計告訴對方,杏真的很好吃,但南方人一想到杏就只覺得酸,他們大多沒有吃過真正熟透的甜杏。
另外,杏還有個不利於推廣的原因就是杏的味道也不穩定。
不同於其他水果,只要相同的培育手段,品種,撫育出來的水果味道就基本相似。
例如蘋果和梨子,桃等等~
但杏樹上的杏子千奇百怪,同一個環境下整出一堆杏樹,竟然每個味道都不同。
這也是個很奇怪的事。
之所以北方很多杏都好吃,那是因為樹的主人已經經過篩選,那些不好吃的杏樹都別砍伐了。
“……所以我就想著,我們慶城的杏子不是遠近馳名嘛,那為何不將杏加工成食品,然後賣到南方去呢。
物以稀為貴,應該能走得通。”
,!
吳忠實還在興致勃勃地說著。
李牧羊沒有立刻反駁,但也沒有肯定。
他當然知道杏這種產品,即使加工成食品,依然不是很好賣,並沒有像吳忠實所說的廣受歡迎。
唯一出彩的反而不是杏本身,而是以杏仁為噱頭的杏仁露。
吳忠實的想法是不錯,可他卻忽視了南方人和北方人口味的區別。
北方人:()大山果園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