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藝術果然是相通的。
以皇帝浸淫多年書畫的造詣,學起素描來,那簡直可以用速度飛快來形容。
一教一個準。
他只是缺了對素描的認知,因為在傳統國畫裡,沒有引入透視和光影的概念,不追求物體真實,而是追求意境之美。
原本,就是兩種不一樣的藝術表現形式,沒有孰高孰低之分。
秦瑤光努力回憶著她在繪畫啟蒙時,老師的教學方法,先在紙上畫了立方體做示範。
“皇上您看,這個正方形,我們假設陽光從左側面照射過來,那左側面就是受光的亮面,右側就是背光的暗面。”
她用鉛筆指著立方體的正面:“我們可以把這一面叫做灰面,因為它介於亮面和暗面之間。”
皇帝看著自己紙上跟著秦瑤光的步驟畫出的立方體,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他不止是明白,還能舉一反三。
立刻就觀察起書案上的各種擺件來。
看了一遍,他指著紫銅鎮紙對秦瑤光說:“皇姐,這裡是暗面,這裡是亮面,對吧?”
“對。”
秦瑤光心道:我如果當年有這等領悟力,也不至於差點沒學成繪畫了。
於是,她乾脆放棄紙上的示範,就這個紫銅鎮紙,給皇帝講起什麼是五大調子。
皇帝聽得兩眼放光,一臉躍躍欲試。
“皇姐,你的意思是說,萬物都可以用這三大面五大調子來概括?”
聽著這個熟悉的美術入門術語從皇帝口中吐出,秦瑤光有一種奇特的違和感。
她握住手中的筆,驅逐了這份情緒,笑道:“皇上說得是。”
秦瑤光換了一張紙,寥寥幾筆,就勾勒出紫銅鎮紙的形狀,然後換成筆芯更軟的樂陽筆來上色。
一邊畫,一邊給皇帝剛剛講解的三大面五大調子的實際運用。
待她講完,皇帝迫不及待地嘗試起來。
只是他再怎麼天才,畢竟沒有系統學過素描,在起型時就有些不準,便懊惱道:“皇姐,怎麼你能畫得那麼像?”
秦瑤光便從頭給他講起什麼是近大遠小、什麼是透視。
其實,她有些難以集中注意力。
在皇宮裡,教皇帝關於素描的基礎知識什麼的,實在太奇怪了啊喂!
好在這些是她滾瓜爛熟的知識,哪怕走神,剛剛發現新大陸的皇帝,也興奮得完全看不出來。
整個過程,月妃一直都很安靜。
她讓宮女上了茶水糕點,在旁邊做一些諸如遞過紙筆等協助的事,目光更多的卻是落在秦瑤光身上。
原來,這位長公主才學兼備,不只是容貌出眾。
只有這樣的女子,才能配得上那位殺伐果斷的大將軍吧!
心頭微微的酸楚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替燕長青感到高興的甜蜜。
自己身不由己,那麼,看到他幸福也是好的。
教完基礎知識,秦瑤光就開始佈置作業。
“皇上,您可以先從靜物練起。”
她指著琉璃盤上擺著的水果道:“一個梨子、一顆棗子,一支毛筆一個硯臺,都畫好了,就可以畫組合。”
秦瑤光順手拿起幾樣東西放在一起,握著樂陽筆很快起了個型,再進行逐一細化。
再讓皇帝挑一樣東西,自己嘗試著畫。
待他畫完,又替他改了畫,糾正他的握筆姿勢,和畫線條的正確方法,教他每次在繪畫前,有意識的練習排線。
如果放在現代,她這個教學方法,存在根本的邏輯錯誤。
哪有先教光影再講透視,最後才教線條的?
但她的學生是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