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轟33旅所屬各炮兵部隊開始對日軍佔據的村莊發動猛烈地轟擊。這裡面不僅有旅部直屬的迫擊炮連和速射炮連,還有軍部臨時配屬給33旅的一個山炮連和一個步兵炮營。
段雙虎拿起望遠鏡觀察了一會兒,有些失望地說:“炮擊效果不好,對於步兵的攻擊恐怕用處不大!”
火炮數量其實並不少,但是要分別攻擊四個村莊,力量就分散了。再加上日軍的工事修得非常堅固,單靠一些小口徑火炮很難取得理想的戰果。畢竟這裡面威力最大的也不過是四門41式山炮。
趙雲祥旅長也在一邊觀察,不過他比段雙虎要樂觀一些。看著日軍工事一個接一個被摧毀,趙旅長歡喜地眼睛都笑眯了,還高興地說:“已經很不錯了!可惜野炮營沒來,不然效果更好。”
野炮部隊也跟著南下了,只不過由於行進速度太慢,目前還在新鄉趕往貫臺的路上。段雙虎搖了搖頭,說:“我寧願用不上這些大傢伙,這可是咱們最後的底牌,留著才有底氣!”
“殺啊!”三分鐘的炮擊很快就結束了,未等硝煙散去戰士們就怒吼著衝進了村莊。噠噠噠 雙方的步兵開始用自動火器近距離掃射,激烈的巷戰就此展開!
33旅各攻擊營均以連排為單位快速突擊,很快就在日軍駐防的各村開啟了若干個缺口。後續部隊很快就從缺口處衝了進去,日軍不甘示弱。也是拼死反擊。
由於兵力火力都佔據了絕對優勢,勝利的天平開始向33旅一方傾斜,戰鬥迅速從村口蔓延到了整個村莊。
“別開槍,老總!俺們都是村裡的良民!”三營的戰士們正朝張曹村縱深撲去,結果沒衝進去多遠就遇到了一大群老百姓。這些老鄉都被嚇壞了,一個個只打哆嗦,連說話都帶著顫音。
帶隊的連長一看,只見這些百姓都是青壯,連一個婦孺都沒有,不禁疑惑地說:“你們都是這個村的?”
其中一名中年人像是這群人的頭兒。忙回答道:“回老總的話。不全是,俺們都是被鬼子從附近各村強徵來的!”
連長說:“老鄉,你們不用害怕,我們是國軍。專門前來打小鬼子的!本村的青壯留下幾個幫咱們帶帶路如何?”
這夥兒青壯麵面相覷。似乎都不太樂意。畢竟槍子兒可不長眼睛。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家裡的老人媳婦娃誰養活?
連長猜到一二,忙補了一句。說:“帶路的每人十塊大洋!”
可是沒有人動,連長只好加碼,說:“二十塊,幹不幹?”
還是沒有人動,連長一咬牙,說:“一百塊,不敢拉倒!”
呼啦,一下子有十幾個人站了出來。不僅是張曹村的青壯全站出來了,很多外村的青壯表示他們對這個村子也很熟悉,也想給老總們帶路。有些人甚至主動殺價,表示五十塊大洋就行。此言一出,立馬有人竟價到四十大洋。
連長懶得跟他們囉嗦,直接選了十名身體好的本村村民分派到連部和各排。有了這些活地圖的幫助,戰士們迅速穿插,常常從日軍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殺出。日軍的兵力本來就少,再被各連四下一衝,很快就潰不成軍。
這一幕也同樣發生在薛郭莊村和南曹村,這兩個村很快就被四營和五營拿下。駐守兩村的日軍不是被殲滅就是倉皇逃跑。可攻打貫臺村的一營卻遇到了不小的麻煩,因為在外圍各村構築工事的都是日軍強徵來的青壯農夫,而修築貫臺村核心工事的卻是以日軍的工兵和輜重兵部隊為主。
工兵和輜重兵雖然都是非戰鬥部隊,但這些士兵都是經過嚴格軍事訓練的,一手槍法甚至比33旅的不少老兵還好。一營一番苦戰,好不容易攻進了貫臺村內,但很快又被日軍給趕了出來。
二營奉命攻打貫臺村西南方向的渡口,由於要繞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