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有意見呢,還是對國家的法律有意見?”
老聾子被白萬里幾句話氣得呼吸不暢,渾身發顫,但卻不敢頂嘴,也不敢跟平時似的,動輒敲人玻璃,倚老賣老,耍賴訛人。
平常她做這些事沒被處罰,那是因為她年紀太大了,土埋眉毛的人,啥勞動都幹不了,真送去勞改農場或者監獄,負責看管的人都嫌麻煩啊,怕她沒兩天就死自己的地方。
所以老聾子只要別真的犯了啥大事兒,公安或者街道辦都不太好處理她。
只是白萬里這兩句話可都是要命的。
白萬里自己是滿門忠烈的功勳出身,對國家功勳有意見的人,那就是敵人。
而對國家法律有意見,那就能扣一個反動。
這倆罪名隨便一個坐實都是要拖出去打靶的,老聾子雖然老得不像樣了,但還不想死,還想過幾年的舒服日子呢。
易中海沒想到老聾子出馬也被白萬里三言兩語就鎮住了,不由暗罵:‘這老東西平日裡作威作福還以為有多大本事,結果連一個毛頭小子都對付不了!’
沒辦法,易中海只能試著自己出面。
“白處長,老太太只是因為擔心柱子,真沒有那個意思,你別跟她計較。”
白萬里抽著煙,不置可否。
易中海繼續道:
“白處長,我知道保衛處有保衛處的規矩,但看在都是一個院的鄰居的份上,你就體諒體諒柱子的難處吧。”
白萬里看著易中海,眼裡透著一股看死人的勁兒。
“易中海,你對國家一點感激都沒有嗎?”
雖然易中海昨天就見識過了白萬里扣帽子的本事,但這句話還是嚇得他渾身冰涼,驚叫道:
“白處長這話可不能亂說!我對國家一直都是感激在心的啊!”
“感激在心?可我從你的言行上卻一點都看不出你對國家的感激。”
“你口口聲聲叫我體諒傻柱的難處,你怎麼不體諒一下國家的難處?!”
“三年災荒,國家的日子何等艱難?!外面強敵環伺,大堆的國家對我們虎視眈眈,軍隊還在擴軍,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要打仗!”
“他傻柱在這種時候盜竊糧食,餓壞工人,影響生產,這就是對國不忠!”
“你易中海呢?你的工作是國家給的,你的工資是國家發的,你住的房子是國家給分的!你的一切都是國家給的,卻絲毫不記國家對你的恩情,以鄰居名義給傻柱這種國賊出頭。”
“在你心裡,國家難道還要置於所謂的鄰里關係之後嗎?”
“易中海,看來你跟何雨柱一樣,不忠於國家!”
:()四合院:24歲,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