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事情的發展,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了,英名領袖華主席的“兩個凡是”被推倒,國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政治歷史時期。。。。。。那蔡鋒清小姑娘後來在初步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老蔡實在是沒有能力去支援她們讀書,於是隨著滾滾的洪流南下廣東走進了那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的工廠,收穫著微薄的希望。。。。。。
40 老蔡參加了高考
隨著社會形勢的發展,好多事情也逐漸明朗起來,老蔡還是一如既往的搞著他的教書育人,但是這個時候群眾的思維倒是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首先是毛主席的逝世,“四人幫”的覆滅,讓大家已經感覺到毛主席一大二公的時代的結束,而這個時候,華主席領導下的國家政策到底是個什麼形勢,國家何去何從,還不是很明朗,反正有一些猜測了,那就是鄧小平可能要復出,重新上臺,那就意味著有可能要走“劉鄧”路線,可老蔡是管不了那麼多的,只能是老老實實的教著他的那些學生,掙著全隊最高的工分,養家餬口,因為村裡的那些賒賬讀書的越來越多,每家都好幾個孩子了,都想讀書,又不想給錢,都欠著老蔡的,你老蔡不是工分高嘛,還有寒暑假的,又是個雜姓,不坑你坑誰,反正大家都欠著,又不是我一家,賬嘛,先掛著,說不好什麼時候來了個運動,一筆勾銷了都有可能的,而老蔡天生是一個為毛主席而生的知識分子,在變革時代各種思想蠢蠢欲動的農村,老蔡還不去相信人心會變得那麼快,會真的一夜之間不認賬,於是還是硬撐著倒貼自己的工分去供養全村小孩的上學。就連這剛來的高考,老蔡也沒有意識到他的重要性,還是一板一眼的繼續著他的一到六年級的教學,他的一些學生都開始參加高考了。關於這一年的恢復高考的訊息,是在老蔡生下了那蔡鋒清姑娘之後不久獲知的,也是《人民日報》刊載的。
就這麼一個高考的訊息,來的也是太突然,大家根本沒什麼準備,老蔡也是丟了十多年,再加上那繁重的教學任務,還有三個孩子的拖累,老蔡也沒多少時間去複習了。不過那玉桂倒是很支援的,別看她大字不識一個,但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玉桂心裡明鏡似的呢。中國自古幾千年來,歷來就是讀書做官,“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嘛。這一點,對於掙扎在最基層的封閉的農村裡,老百姓是很明白的,只不過是看誰家有沒有好風水,是不是讀書的料,能夠讀的進去了。老蔡應該是一個典型的能讀書的能有機會靠讀書跳出農門的人才了,有了這種機會,玉桂當然不想再次錯過了,上次那個推薦工農兵大學生的機會被趙恢柏給頂替了,後來趙恢柏上了農業大學,聽說馬上就要畢業了,出來後就要轉戶口,吃國家商品糧的了,一輩子就不用操什麼心,看病報銷,退休後國家養老,多好的事啊。
所以玉桂是一百個支援老蔡去重新撿起高中課本,去安心的認真複習,準備高考。可誰知道那老蔡此時的心情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了,一者是年紀大了的原因,看著那課本,心裡就亂糟糟的,根本安不下心來,特別是那數學公式,老蔡算起來總是不對路。其次,就是那幾個孩子,特別是那剛生下不久的蔡鋒清小丫頭,無論玉桂怎麼樣的哄,就是一天到晚的哭,搞的老蔡完全沉不下心來。還有就是那繁重的課業,白天100多個學生的教學,晚上各個年級的備課,還有那麼多學生的作業,總也忙不完,何況這個時候老蔡一直年年是優秀,上面也有很多的考核和要求了,一刻也不能放鬆。
最關鍵的當然還是老蔡的心態此時已經完全變了,是啊,教了差不多10多年了,老蔡雖然付出了很多,但同時也獲得很多的榮譽以及附近這一帶的尊重,對於這些學生和家長也有了很深的感情,還有那滿分的工分,以及稍微可以放鬆一下的寒暑假,老蔡覺得有一些滿足了,更何況現在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爹了,說白了就是已經在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