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層因果,倘使參不破這層道理,縱使知其病灶,竭心診療,至多隻能醫一時,卻也不能醫一世,醫之何用?於是他便以醫理為根基,開始鑽研命理。”
盧雲聽出了興趣,忙道:“何謂命?”
靈智道:“命者,先天之性也,形於內為‘氣’,形於外為‘運’,氣衰而運衰,運衰而命竭,故良醫為人把脈,不只觀臟腑,查氣血,也往往趁機觀看病人的手相面相,以名其一生之榮枯。”
盧雲嘆道:“大師所言,已是巫醫之道了。”
靈智微笑道:“殷商遠古之時,醫巫本為一家,何足為怪?”
盧雲飽讀經書,自知殷商時醫者必也占卜,故稱巫醫。這些人焚燒龜甲以測吉凶,漸漸才有日後的易經命理。他點了點頭,又道:“聽大師如此說來,此人醫術之精,莫非還強於青衣秀士了?”
靈智微笑道:“青出於藍而青於藍。青衣秀士的醫術是九華祖傳,僅能治一時之病。義勇人首領的針術卻更勝一籌,能治一世之患。”
“青衣秀士”便是今日怒蒼的總軍師,昔日他曾求道於九華,醫術精湛,天下無雙,誰知竟有人自稱本領強過了他?盧雲沉吟半晌,又道:“也罷,這命理又與風水何關?”
靈智道:“醫理之道,可測常人一時之榮枯;命理之道,可知凡人一世之吉凶;至於風水地理之道,則可察一家一姓、上下三代之興亡。”
盧雲哦了一聲,道:“這麼說來,風水便是最高的學問了?”
靈智搖頭道:“風水之上,尚有一理,便是天理。此理隱藏於星象之中,若能洞之察之,可測天下之動靜。”
盧雲微微一驚,方知這義勇人的首領非同小可,竟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忙道:“如此說來,這人能預知天機了?”
靈智微笑道:“知州果然聰明。醫理治一時之疾,命理治一生之病,地理則能治五湖四海、山川百嶽之患,到得三者俱精之日,便能為天下把脈,此即太平之術也。”
命理、地理、天理,合稱“三元”。天下儒生所求無多,但盼處世以智、修身以仁、立心以勇,此為“三達”之境界。然而三達再高,探究的也只是君子立身的道理,是以道家羽士不以此為滿足,他們觀察命理內在,外觀五湖四海,到得至高境界,便能仰視星象,探究天機,從而找出“天地人”三元之法,號稱術數。
盧雲是孔門儒生,少語怪力亂神,思索半晌,卻又不置可否起來,道:“大師不是學佛之人麼?豈能談這些玄學命理?”
靈智笑了笑,欠身道:“知州責備的是。我輩學佛之人,種三世之因,求今世正果,本不該談這些術數。不過在下先天有個智慧障,故也沾了些旁門左道。”
佛法慈悲,只論後天修行,不信先天之命,盧雲雖是儒生,亦知其詳。靈智見他有些不以為然,便道:“知州本乃絕世之才,若有心探究天命,我願傾囊相授。”
盧雲早年在顧嗣源府上常書僮時,也曾一度動念求道,這番話若在他年輕時聽來,自當怦然心動,可此時人過中年,愛的怨的、悲的喜的,都不會再變了,他輕輕嘆了口氣,道:“天命與夫子之道,不可得而聞也。”
靈智微笑道:“輪迴六道、看似無常,實則有其恆常。知州本乃上智之人,難道不想探究自己的天命?”
盧雲搖頭道:“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縱知天命,又如何?”
這話脫自論語為政第二篇,意思是說一個人心裡若沒了善念,縱使衣冠楚楚、知書達禮,還不是個斯文敗類?盧雲以此明志,自也表明對天命的看法。
靈智聽他屢番推託,不由哈哈笑了:“孔子曾說:‘君子三畏’,看來盧大人也如孔夫子一般,同樣畏知自己的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