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項南為國爭光,暴打龍捲風的故事,都一直在香江流傳。 不過項南並沒有沉溺於過去的輝煌,接下來的這段時間,他一直都在忙著發展地產業。順便跟電影公司合作,把詠春的故事搬上銀幕。 影視傳媒的影響力是極大地。 鑽石,這種地球上儲量極大,一點都不稀缺的石頭,硬是透過影視傳媒的宣傳,成為愛情的代名詞。 黃飛鴻,在晚清民國時期,不過是坲山一位江湖賣藝的郎中。莫說在全國武術界有什麼名堂,即便是在坲山武術界也排不上名號。 但就因為他一名徒孫喜歡寫小說,在報紙上連載《黃飛鴻別傳》,連載十餘年,長達一千五百集,近三百萬字,才使得黃飛鴻名揚香江。 之後,電影公司又將黃飛鴻的故事改編成電影,才使黃飛鴻的大名越傳越響,成為比虎頭少保孫祿堂、神槍李書文、神拳李洛能更知名的武術宗師。 有鑑於此,項南也希望藉助影視傳媒,將詠春的大名傳揚開去,吸引越來越多人知道詠春,學習詠春。 為此,他自己編了《詠春》的劇本,講述詠春宗師贊先生,行俠仗義,懲惡揚善的故事,以此來給詠春揚名。 劇本寫完之後,項南就找電影公司合作。 …… 香江電影產業發展頗早。 十九世紀末,香江就有影院放映電影。 一九零九年,滬江亞細亞電影公司在香江取景拍攝《偷燒鴨》,這是在香江拍攝的第一部電影。 一九一三年,電影人黎民偉創辦第一家電影公司——華美影業,並拍攝了第一部港人主導製作的短片《莊子試妻》。 值得一提的是,黎民偉是大明星黎姿的親爺爺。 之後幾年,香江電影產業飛速發展,巔峰時期,一年可以拍攝近九十部電影,產量驚人。而且,觀看電影的人數也是逐年增多。 四一年,東洋攻佔香江之後,香江電影產業遭遇滑鐵盧。幾年時間內,幾乎完全陷入停滯。 不過自四六年起,香江電影產業逐步恢復。尤其因為內戰爆發,大量內地電影產業人才,因為躲避戰火,逃到香江,使得香江影壇越發蓬勃發展起來。 如今,項南有錢有劇本,電影公司有人才。 項南就想跟他們合作拍電影,一起賺錢。 經過比較之後,項南找得公司是由邵醉翁、邵邨人創辦的邵氏父子公司。 邵醉翁、邵邨人即是人稱六叔的邵逸夫的大哥、二哥。他們兩人都是資深電影人,二零年代就在滬江創辦天一影業,之後又在香江創辦南洋影業,隨後又在南洋發展製片業務。 到如今,邵氏已經是南洋響噹噹的影業公司,擁有一百餘家電影院,在發行方面極有優勢。 項南跟他們合作,也是看中他們的電影製作和發行能力。 他們有自己的製片廠,有自己的發行院線,跟他們合作自己才有錢賺。 …… 項南隨後約邵邨人吃了幾頓飯,談過幾次天之後,很快就達成了合作製片的協議。 一則,邵氏父子公司雖然歷史悠久,而且在南洋還有院線,看似是財雄勢大。但其實在香江眾多電影公司中,這家公司並不是最大的。 長城影業、國泰機構、鳳凰影業等電影公司,實力也非同小可。 其中,長城、鳳凰是內地支援的電影公司。它們拍攝的電影,可以在內地上映。有內地龐大的電影市場,兩家公司發展自然順利。 國泰機構也是南洋的電影公司,在南洋也有自己的院線,實力相比邵氏也絲毫不遜色。 因此邵氏父子一開始的發展並不是太順,在幾大公司的夾縫中,掙扎求存。也正因此,項南願意出錢、出劇本,跟他們一起合作拍片,他們自然答應。 於是,很快,第一部詠春題材電影《坲山贊先生》,在五零年十一月正式開拍。主演為知名粵劇小生羅劍郎,共同搭戲的還有林鮫、鄧寄塵等人,都是當時紅極一時的明星。 整部影片,製作成本五萬。看似少,但在當時,兩萬五千元,已經夠在太子道買套房子了。 所以五萬元,絕對不算便宜,稱得上是一部中等成本的電影。 電影從製作到發行,總共也沒用一個月。 項南覺得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這部電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