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他轉過頭開看向了司空伏完的座位,卻愕然發現了伏完已經離開了。
同時不見的還有司徒荀彧,尚書令蔣琬。
而此刻,伏完,荀彧,蔣琬卻已經到達了東宮宮門外了。
三個人已經請人去通報劉馮了,目前正在等待之中。
“天子駁回了我們進行商議,必定是已經有了計劃了。此間事情,大將軍必定清楚。”伏完低聲說道。
“正是如此。”荀彧,蔣琬齊齊點了點頭。
不過,三個人雖然猜測出了劉協,劉馮父子已經有了定計,但卻猜不出來。是以,才是心癢難耐,來到了這裡。
“噠噠噠。”就在等待之中,一陣腳步聲響起。荀彧,蔣琬,伏完三人齊齊一振,抬頭看去。
只見劉馮的貼身內侍,董喜一路小跑著出來了。
“三位大人不必等了,大將軍不欲見三位大人。”很快,董喜就來到了三人的面前,稍稍喘息了幾口氣後,說道。
“這。”
伏完,荀彧,蔣琬三人齊齊一愣,往日的劉馮可不是這樣的。他們這些重臣求見,幾乎是可以直接去見劉馮的。
今日為何連見個面都如此難了?
費解,費解。
“多謝。”愣了片刻,伏完朝著董喜道了一聲。而後眼神示意荀彧,蔣琬,與二人一起走了出去。
“幾可肯定,天子,大將軍已經有了定計。”荀彧說道。
“只可惜我等不知。雖然明知道,天子不讓商議,大將軍不見我等必有緣故,但是不知道如何定計,總是心中發虛,欲一窺究竟也。”
蔣琬點了點頭,而後又有些心癢難耐道。
“今日朝會,尚書劉巴未到,他是從蜀中來的,必定知道緣故。”伏完說道。
“好,去見劉巴。”
荀彧,蔣琬齊齊點了點頭。而後三人一起出了宮門,乘坐馬車往劉巴的府邸去了。不過,三人還是吃了閉門羹。
劉巴閉門謝客,沒有任何的緣由。
這讓三人知道了,這天子,大將軍的定計,怕是不能走漏訊息。於是,三人雖然心癢難耐,但也只能作罷了。
不僅如此,三人自己作罷了,也不讓下邊的九卿,大夫們議論,追問。
於是,整個洛陽城上至天子,大將軍,中至三公九卿,下至百官,全部都對蜀中的事情啞火了。
但有句話說的好,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那是不行的。上邊禁言,禁口,但是下邊的人商議,交流卻是屢禁不絕。
整個洛陽城因為孫策,劉璋的事情,反而越發的驚動了起來。無數人憂國憂民,希望天子,大將軍能夠開口讓百官進行商議如何解決。
但是對於這些請求,劉協,劉馮父子始終沒有回應,似在穩坐釣魚臺。
但群臣無奈,只得作罷了。就在這之中,時間流逝,春夏秋冬迅速翻過,大漢朝的天,終於進入了中興四年。
第一千二百章出兵(第五更)
中興四年,劉馮十九歲,他來到了這個世界已經是整整十九年了。當歲八歲出城,於行伍間征討群雄,歷經戰亂,也已經十有一年了。
當然,而今劉馮已經習慣了自己的身份,甚至對於以前的記憶,身份,已經漸漸的淡化了。
因為這裡有他的父母,妻子,以及忠心耿耿的臣下,還有那等待他征服的景秀江山,以及等待他去殺戮的諸侯。
中興四年的第一天,老天作美,下了一場大雪。所謂瑞雪兆豐年,這並不是迷信,這是預測來年的雨水會很充足,因而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這一日,劉馮率領東宮的兩位女子,甄氏,糜氏來到了未央宮對天子劉協,伏皇后進行請安。
劉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