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氣氛雖因鎮北王的一番話暫時緩和,可世家子弟們心中的貪婪與算計並未就此消散。在眾人跪地領旨的當口,那幾個方才還在暗中盤算的世家子弟,眼神交匯間,滿是不甘與怨憤。
鎮北王敏銳察覺到這股暗流,他挺直腰桿,目光如炬,再度掃視朝堂,聲音仿若洪鐘般響起:“諸位,今日之事,絕非小事。我鎮北軍雖有保家衛國之能,可若此時邊境生亂,我軍無法抽身回援,諸位可曾想過後果?”
眾人聞言,皆面面相覷,神色凝重。鎮北王繼續說道:“若鎮北軍不能及時歸來,面對崔安的勢力,我們唯有和談一途。莫要以為戰爭是輕易之事,兵戈一起,生靈塗炭,百姓受苦,國家根基動搖。”
一名世家子弟忍不住站出來反駁:“鎮北王,和談?這豈不是示弱之舉?崔安不過是個叛逆之徒,如此輕易放過他,日後如何震懾四方?”
鎮北王目光如電,直直盯著那名世家子弟,沉聲道:“你只知震懾四方,卻不知民心向背才是根本。崔安在冀州得百姓擁護,若我們執意以武力相向,失去民心,即便勝了崔安,往後又如何治理天下?”
朝堂上一片寂靜,鎮北王這番話如重錘,敲在眾人的心坎上。許久,又有一名世家子弟小聲嘀咕:“鎮北王,即便如此,可就這麼和談,我等世家在冀州的利益……”
鎮北王冷哼一聲,打斷道:“你們口口聲聲世家利益,可曾想過國家利益?若國家覆滅,你們的利益又從何談起?此次崔安之事,正是因為朝廷政策不當,致使百姓困苦,才給了他可乘之機。若我們還不知悔改,一味追逐私利,那才是真正的亡國之兆。”
此時,皇帝開口道:“鎮北王所言句句在理。諸位愛卿,當務之急,是先派人探查冀州虛實,同時反思我朝政策,切不可再讓百姓失望。至於和談之事,若真到了那一步,只要能保百姓安穩,國家太平,也並非不可考慮。”
眾臣再次跪地領旨。然而,三王爺在一旁,臉色陰沉得可怕。他心中對出兵討伐崔安的執念極深,如今鎮北王一番話,讓他的計劃受阻,心中已然起了別的心思。
散朝後,三王爺徑直回到王府,立刻召集了幾位平日裡與他往來密切、支援他出兵主張的大臣。“今日鎮北王那番話,諸位都聽到了。他一味阻攔出兵,分明是畏敵如虎!”三王爺怒聲說道。
一位大臣附和道:“王爺所言極是。崔安不除,終是大患。鎮北王雖戰功赫赫,但此次實在太過保守。”
三王爺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本王絕不會就此罷休。崔安必須死,冀州也必須重回朝廷掌控。諸位可有良策?”
眾人沉默片刻,一位謀士模樣的人開口道:“王爺,如今朝堂之上,鎮北王和陛下都傾向於先探查冀州虛實。我們不妨表面上遵從旨意,暗中卻集結兵力,做好出兵準備。一旦有合適時機,便立刻出兵,打崔安一個措手不及。”
三王爺眼中一亮:“此計甚妙!不過,此事必須機密行事,絕不能讓鎮北王和陛下察覺。”
與此同時,鎮北王回到府邸,心中卻絲毫沒有放鬆警惕。他深知,朝堂上的紛爭遠未結束,三王爺等人必定不會善罷甘休。他招來心腹將領,低聲吩咐道:“密切關注朝堂動向,尤其是三王爺那邊。我擔心他們會暗中搞小動作。同時,加強鎮北軍的戒備,以防邊境有變。”
將領領命而去。鎮北王站在窗前,望著遠方,心中默默祈禱:“希望此次朝堂紛爭能早日平息,國家能安穩度過此次危機。”可他清楚,前路依舊荊棘密佈,一場更大的風暴或許即將來臨,而他必須做好萬全準備,守護國家與百姓 。
劉崇年逾五旬,沉穩老練,素有謀略。他得知崔安佔據冀州後,第一時間召集家族中核心成員,商議應對之策。“如今崔安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