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環球影城一行,人家一開始要花三十萬美刀,結果白實秋一分錢不要,這似乎是做了一個很爛的買賣,但實際上是吃了小虧佔大便宜。
有些個事情,存在即合理。
比如當年《天地英雄》這個電影,哥倫比亞公司為啥會放棄大陸方面的票房呢?
這電影可全是他們出的錢,可愣是丟了一個重要市場。
就白實秋的分析,這其中肯定有一些個必須讓他們放棄的原因,當然了,其中的臥底,何評跟陳果富也一定是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可是,就只有臥底的原因嗎?
今時今日,白實秋要往好萊塢裡面砸,他多少也體會到了當初哥倫比亞他們的心情。
首先,要去到一個陌生的市場,這就得需要找到一些個關係,哥倫比亞跟華宜合作,恐怕更看重的是當時華宜的優勢,即華宜的一些個關係。
這往往比錢重要,老外要到我們中國,看重這些,而我們要去外國,當然也要重視這些,不然人生地不熟的,死定了。
其次,那就是一些個規定,如果哥倫比亞公司不在大陸內部找公司合作,他們自己搞一個電影,那麼,這個電影就是一個海外片,需要引進。
這就有很多的限制,而就算是被引進了,可以在大陸上映,這之後的票房分成呢?
按照引進片的一些個規定,哥倫比亞公司也僅僅能分到大陸票房的一成左右。
就是這麼多,10%的票房。
就拿當時大陸的電影市場而論,便是一部電影票房過億,哥倫比亞公司拿到的票房就只有1000萬,再換算成美元到了美國,也就是,一百多萬美刀。
這還是票房過億的演算法呢。
與國內公司合作,把電影變成合拍片,這就能好不少,可是票房的分成方面,還是會受到各種制約,收益恐怕沒辦法超過一成。
白實秋現在就是一個要打入美國電影市場的哥倫比亞公司,他會怎麼做?
美國這裡雖然沒有我們國內許多硬性的規定,但是,一個闖入者也絕對不會受到歡迎,想從好萊塢公司手上分錢?
絕對沒那麼容易。
白實秋不是個天真的傢伙,所以,他選擇乾脆出讓在北美市場的全部利益,把這些換成國內市場的利益。
這裡面有一個跟當初哥倫比亞公司完全不一樣的地方。
北美對我們中國電影可看不上,而且排片方面也不好,影迷接受度也差好多。
但是,一部好萊塢電影在我們中國國內呢?
這可是本質的差別。
而且,北美的票房他不要,但沒準這部電影可以幫他提升在北美的知名度。
事實上,在談判之前,白實秋就已經想好了這個交換,只不過是遇到了羅恩這個美國裝逼犯,不出手教育他一番,那就太沒意思了。
至於,這個羅恩是真的不知道他白實秋是誰……
管他呢。
老子也是各種亂開價,不也是提出了要做導演嘛,嘿嘿……
不過,卻生出個事端來,那就是《集結號》能不能成為國產電影票房第一,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
破掉《黃金甲》的國內最高票房紀錄,這還不簡單?
大不了老子刷票房啊!
講真,真絕對是一個好辦法,甚至在之前白實秋都想到了這個法子。
要知道,創造一個這樣的記錄,意義是很大的,而且,就以刷票房的成本來說,《集結號》的勢頭是這麼的好,根本就不需要花多少錢。
預算不會超過千萬的。
但是,現在含義卻多了起來。
白實秋這麼一合計……
“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