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先科普一下方維志了。
門外心裡一直打著鼓的劉大柱忙從隨身的公文包裡劃拉出一大堆地圖,這些地圖,是從龍劍銘的電腦裡搞出來的,成了機密又機密的東西。
龍劍銘很快選了兩張,鋪開拼接起來,又在桌子上拿了兩個鎮紙壓住。
“宏明,你看。外蒙地區,以前在唐努烏梁海和三音諾顏部才有沙漠,看這張,沙漠已經發展到口外了!沙漠是如何發展的?風吹沙走是表面現象,其根源在蒙古草原的過渡放牧和口外的開荒。草原和沙漠是一步之隔,草能固土、蓄水,那土就不能化沙隨風走了。風,也是一個問題,樹能擋風,減低風速,也就減輕大風對草地的侵蝕,減少風沙的強度。草和樹,是維護草原和合理耕地的元勳。可是,朝廷也好,蒙古人、滿人、漢人也好,都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先說外蒙古的問題,過渡放牧造成草原退化,土地蓄水不足,樹木缺水死亡,土地沙化,風力加大!再看看口外的問題,大量的墾荒不是針對沙漠,而是還有點水的草場!草和莊稼,草的適應力和固土、蓄水的能力要強得多,而莊稼呢?遇風倒,缺水亡,反而造成很多無法用於農業生產的真正荒地,最終又成為沙漠的起源地。蒙古的風、口外的沙,造就了北京城今天的風沙災害。風沙,也許影響的僅僅是你我出行的不便利,看東西的模糊不清或者嘴裡的一口沙。對蒙古族牧民和對口外的農民來說,那就是生存區域的一步步減小,最後,激化成兩族人民為爭奪僅存的草地、耕地的大沖突!”龍劍銘帶著濃重的悲涼語調說著。
“那,就影響了我們維持民族團結,各族人民和平相處,強化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宗旨!原來,這個事情竟然是這樣的嚴重。”方維志終於理解到龍劍銘憂心忡忡的緣由。這種理解,也把他帶進了苦思和焦慮中。
“你知道嗎?以前,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你看,土謝圖汗部,原來是在貝爾加湖一帶放牧,如今,卻遠離了氣候溫和,水草豐茂的貝爾加湖(貝爾加湖流域冬季的溫度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高5攝氏度,原因就是湖水對氣候的調節作用)。原因就在沙俄的擴張,這是一個重要的起因。沙俄的擴張導致蒙古族人放牧的草原面積大大縮小,而蒙古人民又不願意接受沙俄統治紛紛內遷,這又導致了現今的烏里雅蘇臺地區草場不敷分配,過渡放牧的現象就愈演愈烈!”龍劍銘把北京黃沙漫天的一個根源端了出來。這是民族之間、國家之間、人種之間搶奪生存空間的例項。這樣的例子,在以後還要充分的利用,成為中國人仇視俄國人,發動對俄戰爭、收復故土的啟動器。
“這是中華民族和俄羅斯民族的大矛盾,而現實是,我們要解決漢族墾荒和蒙古族放牧的區域內部矛盾,還要想辦法根除口外的沙化現象。”方維志一心致力於建設,對戰爭這種搞破壞的玩意不願意多說,當然,並不是他反對今後對沙俄用兵,四川新軍的戰鬥力已經透過檢驗,對俄國用兵,在單純軍事上是沒有問題的。
“內部矛盾,在於土地分配問題。如今國土面積就這麼大,如何分配才合理,現在在口外墾荒的流民從何而來?他們為什麼向口外不多的放牧地擴張?畜牧業和農業的區別在於,它需要成十倍百倍的土地才能產出與農業相等的價值。不要以為茫茫大草原已經足夠遊牧民族生存,不夠,遠遠不夠!如果蒙古人民真的有足夠的放牧地,又怎麼會為了那幾塊小地方跟流民起衝突呢?流民又為什麼放著關內大好的土地不種,去口外風沙之地討生活?原因在於,關內的土地兼併太厲害!在直隸,土地兼併的程度超過四川的川西平原,皇莊!”
“皇莊?兼併?流民?民族矛盾?”方維志醒悟了,吶吶地說著。
“不要以為我們革命成功,把土地問題解決了就可以解決蒙古問題,也許,我們一推翻滿清,蒙古就宣佈獨立或者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