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4部分

,本王要回太原了。”

“殿下,為何過信都而不入呢?”王珪等人面色一變,頓時緊張的詢問道。

“太原情況緊急。房玄齡和侯君集等人早就派人送書信給本王,說蘇定方進攻的十分厲害,他們都快要擋不住了。要本王回去主持大局。”李世民心中一陣暗笑。這個時候回去簡直就是找罪受。黃河決堤,李淵總得找一個人背黑鍋,李淵自己是不會出頭的,所以只能是在兩個皇子中選擇,李元吉或者是自己,雖然李元吉的可能性比較大一點,可是李世民可不想將自己的聲譽都寄託在李淵身上。

這和李信一樣,實際上,無論是李信也好,或者是李世民也好,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所以李世民很乾脆的藉著太原的戰事,將自己撇開。

王珪和一邊的崔民幹都是老奸巨猾之人,一下子就聽出了李世民言語中的意思,卻沒有絲毫的辦法阻止。且不說,兩人知道,大趙是離不開李世民的,這次戰爭若不是李世民,恐怕山東早就讓李信給佔據了。而且太原的戰事也是非常重要的,失去了太原,李信就可以輕鬆越過太行上,進攻河北。

“兩位大人,若是有時間,可以到太原一述。哎,此戰過後,我們大趙想再回山東恐怕很困難了,黃河以南都不是我們的領土了。”李世民長嘆了一聲。

“殿下放心,實際上,我們還沒有到達那一步,就算太原丟失了,我們也是有制勝的策略。”王珪拱手說道:“只是那是一個損人不利己的策略,恐怕朝廷以後也是要討論此事的。”

“哦,朝廷已經有對策了?”李世民聽了雙眼一亮,忽然好像是想到了什麼,面色變了變,說道:“你們不會是想引突厥人南下吧!讓他們牧馬幷州吧!黃河決堤之事,若是傳遍天下,必定會因為天下人指責,若是再引突厥人南下,天下的有識之士更加會反對我大趙,軍心、民心丟失,我們如何能戰勝李信?”

“殿下,自古以來,史書都是勝利者書寫的,我們是不會主動引突厥人進攻太原的。而且有殿下在,突厥人豈會南下?”崔民乾笑眯眯的說道:“李信和突厥人是世仇,現在頡利可汗已經從西部撤軍,這次他們進攻西突厥,獲得了許多的戰馬和人口,實力大增,不用我們說什麼,頡利可汗下一步進攻的方向必定是李信。”

“嗯,走吧!”李世民沒有繼續談下去,他是不喜歡突厥人的,但是若突厥人主動進攻李信,李世民也是不會說什麼。

“是。”王珪和崔民乾等人也護衛著李世民上了大船,大船緩緩而行,只有李世民站在船頭上,望著遠去的黃河大堤,李世民心情是什麼樣子的,或許就是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是他知道有一點,除非擊敗李信,不然的話,山東肯定是自己最後奪取的目標,這裡的老百姓肯定是不相信大趙了。自詡為濟世安民的李世民,此刻心裡也是一陣彷徨。

與李世民相反的是李信,他撤軍不僅僅是黃河決堤的緣故,更多的還是大軍連年征戰,這一次征戰更是長達一年的時間,貞觀元年出發,現在已經是貞觀二年的四月份,一年的廝殺,將士們極為疲憊,正好能借著機會修養生息,而自己也能回到闊別已久的長安,處理朝政。

別看有武德殿處理政事,有武英殿處理軍中之事,但是有些事情,不是這些臣子們可以處置的,臣子們本身因為對事情的見解不同,或者利益不同,就會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小團體,就形成這個黨派,那個黨派的。彼此之間相互爭鬥,相互消耗國力,這都是有可能的,這些事情就需要李信來處理。

“長孫無忌修訂律法也已經有一年了,難道到現在還沒有修訂好?”李信是乘坐了一輛極為寬敞的馬車,這次他是帶著近衛軍回到長安,馬車內不僅僅有處理國事的地方,甚至還有休息的地方。這個時候,褚遂良就坐在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