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看不懂,你再說是藝術,沒什麼意思。”
“你這話別到處說去,會被人說成是不懂藝術。”林子軒調侃道。
“我沒上過大學,沒學過藝術,本來就一俗人,不會不懂裝懂。”馮曉剛自嘲道,“不過我挺敬佩那些搞藝術的,雖然看不懂,可就是覺得人家挺厲害,能拍出別人都看不懂的片子,也是本事。”
“馮哥你還是為人民服務吧,別朝那些藝術家跟前湊了。”林子軒無語道。
“呵呵,我也是這麼想的,行了,這事就算完了,下面有什麼任務,我都準備好了。”馮曉剛輕鬆道。
林子軒看馮曉剛的確是休息好了,把《京城人在紐約》放下了,就和他商量起這一年的拍攝計劃來,畢竟現在已經是1993年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五十一章 火爆(求月票)
接下來的幾天,隨著劇情的展開,還有新聞媒體的推波助瀾,《京城人在紐約》在整個華國徹底火了起來。
無論是有出國想法的,還是壓根就沒想過出國的,無論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都在討論著這部電視劇,討論著國外的生活。
可以說,《京城人在紐約》帶著華國的百姓集體出了一趟國。
透過電視,觀眾看到了富饒的美國。
那裡有洋樓和轎車,有到處是美酒佳餚的高階餐廳,有充斥著時髦商品的商廈,物質上無比豐富,似乎想要什麼就能有什麼。
與此同時,劇中人物卻過著極為艱苦的生活,只能在美國打工,刷盤子,縫衣服,人和人之間不講交情,只重利益。
這種強烈的對比讓觀眾感覺到美國雖好,卻不是久居之地,還是家裡更舒坦。
要不要出國?
這個話題成了華國百姓議論的焦點,年輕人嚮往美國,是因為他們覺得能在美國過上不愁吃穿的日子,一輩子不用煩惱。
在華國有不少關於美國的傳言,比如在美國當乞丐一天都比在華國一個月掙得多,還有在美國的超市裡可以隨便吃喝,只要不帶出去就行了。
甚至是美國政府會養活沒有工作的人,每月會發放幾百美元的救濟金。
這在華國相當於兩千多塊,抵得上一年的工資了,這種不勞而獲的好事誰不願意啊。
這些傳言在華國很有市場,被不少年輕人推崇,從而認為美國是天堂。
然而,當他們看了《京城人在紐約》之後就會知道這個世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傳言始終是傳言,美國乞丐仍然是乞丐,過著風餐露宿的生活。
在超市裡大吃大喝會被警察抓起來,千萬不要嘗試,還可能被打。
所謂的救濟金只發給有一定資格領取的美國公民,不是誰都能拿到手的。
資本主義國家不是慈善機構,不是說跑到美國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那些都是騙人的。
《京城人在紐約》透過實地拍攝華人在美國的生活,給華國持續升溫的出國熱潑了一盆冷水,讓那些盲目的出國者看到了在美國將會遭遇什麼樣的生活。
美國富饒,賺錢的機會也多,這些都是事實,但並不是什麼人都適合出國。
新聞媒體透過各種方式加以引導,出國留學,學習國外的知識和技術,這個可以,走出國門,經商投資,這個也可以。
對於那些根本沒想好出國做什麼,盲目跟風的人,《京城人在紐約》就是他們的寫照。
劇中的王起明和郭燕就是盲目跟風的人,他們英文都聽不懂,只因為有親戚在美國,靠著親戚的關係取得了簽證,放棄國內的一切,來美國淘金。
鋪天蓋地的宣傳讓這部電視劇異常的火爆,和兩年前全國百姓說《渴望》頗為類似。
劇中的扮演者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