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候公又去辭謝項王,重申約定,並代漢王深謝項王,然後請太公、呂后分乘兩輛車,由他和酈食其騎馬隨行,離開楚營走出不遠,侯公便命加快速度,生怕項羽又反悔追來。拼命跑了一段路,只見前面塵煙滾滾、馬蹄聲急,一匹軍馬迎面奔來。為首的翻下馬拜過太公、呂后,原來是張良怕途中生變,特請漢王派樊噲帶人前來迎接,這樣侯公才完全放下心來,放慢了速度向漢營歸去。
前面就是漢軍營地了,只見漢王帶著文武大臣,步行著迎上前來,一步步向太公的乘車走近。劉邦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兩行熱淚啪啪往下直落,只見他加快步伐,忘卻了君王的莊重與威嚴,趔趔趄趄直奔到太公車前,納頭便拜,伏地痛哭起來:
“太公,恕兒不孝,讓太公為楚所擄,吃盡千般苦頭,今日才得獲釋,都是兒子的罪過!”
太公坐在車上也熱淚流淌:“季兒,為父沒想到今生今世還能相逢!”
張良上前扶起漢王,在他耳邊低聲地說:“大丈夫應當慷慨激昂,才可以鼓起士氣!不可如婦人狀悲悲切切。”
劉邦止住了啼哭,扶著太公的車回到漢營,這時鼓樂齊鳴,漢軍主呼萬歲。千萬士卒的呼聲,激盪在廣武的山野間,如海嘯雷鳴……
侯伯盛回到漢營,人們開始對這位往日不起眼的人物刮目相看。他自己也有些飄飄然起來,從虎口中救出漢王的老子和妻子,兵不血刃,僅憑自己三寸不爛之舌,就建立了如此奇勳。他滿以為漢王會立刻召見他,重重地加以封賞,他隨時都在等待著漢王的召見,可是一天天過去,卻不見漢王傳召,似乎根本沒有承擔過這一重大使命一般,令他百思不得其解,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有一天,他實在沉不住氣了,心想自己完成了兩件大事,一是約定鴻溝為界,楚漢罷兵;二是迎回來了太公、呂后,難道就不了了之?他來到張良處,探問需不需要再向漢王當面稟報?
張良也感到有些不解,侯成完成了這麼大兩件事回來,這麼多天過去了,怎麼還不見任何動靜?他答應侯公,等他去問問漢王再說。
劉邦這些日子,與老父、妻子團聚,有說不完的話,也有新的煩惱,呂雉一回來,一見到劉邦身邊這位比她小二十來歲,又長得這般嫵媚動人的戚姬,臉上就沒有露出過一點好看的顏色。忽然張良走了進來,他十分高興地請張良坐下,陪他喝酒。
酒過數巡,張良才找到了一插話的機會。
他端起酒來說道:“漢王,侯伯盛奉命使楚歸來……”
劉邦打斷他的話說:“子房,快飲酒,今天不談這件事!”
張良說:“漢王,有功不賞,今後誰還願意爭著去建功立業呢?”
劉邦見張良有些不高興便說:“沒有說不封賞他嘛,你去替我宣佈,就封他為這個……這個……就封他為‘平國君’!”
張良大吃一驚:“平國君?!”
沉默半晌,張良不解地問:“漢王覺得侯公此行有什麼不妥之處嗎?”
劉邦不知該怎麼回答才好,囁嚅了一陣,才把他厭煩侯公的理由講了出來:
“我覺得,像侯成這種能言善辯的人多了,他所居住的國家,都可能憑他一張嘴被顛覆,那不是十分可怕嗎?連項羽這種人都能被他說動,乖乖地照他所說的去辦,真是太可怕了!所以我給他一個相反的封號叫‘平國君’。”
此處的“平”者,顛覆之謂也。
張良一聽這話,心都涼了半截,侯公使楚辦成了這麼兩件經國大事,誰會想到還引起了漢王的不滿和忌恨。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真難啊!
他本來還想說什麼,卻一直沒有開口。他有些激憤,但又不便發作。默默地喝完酒,又默默地退了出來。在路上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平日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