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明白,自己必須要馬上離開大明京城了,要是大清國立下皇太極的訊息傳來,自己無法解釋,大明朝廷也會懷疑談判的誠意。
大半年的時間過去,濟爾哈朗有些心灰意冷了,談判沒有取得實質的效果,因為蘇天成征伐草原,讓這一次的談判,被看做是笑話了。
到了三月底,濟爾哈朗主動提出來,談判的事宜,可以結束了,簽下文書之後,自己會回到瀋陽去,開始執行這些決定。
負責談判事宜的大明官員,當然高興了,可以說這次的談判,比預期的效果好很多,雖然說談判的時間很長,為了很多的問題,雙方發生過不少的爭執,但結果是令人滿意的,濟爾哈朗代表後金,幾乎答應了所有的要求,特別是恢復建州衛的提議,要知道,恢復建州衛之後,衛所的駐地就是瀋陽。
大明負責談判事宜的官員,從來就沒有提到過大清國,這不屬於談判的內容,大明朝廷壓根沒有承認什麼大清國。
濟爾哈朗還必須要考慮到回到瀋陽的態度問題。
前些天,他收到了多爾袞的密函,這是以前從來沒有的事情,多爾袞在密函裡面,雖沒有明說豪格的事情,以及皇太子的事情,但語氣是不滿意的,認為豪格的缺陷是不少的,認為自己建立的功勞是很大的。
多爾袞的這種態度,讓濟爾哈朗擔心,他數次聽說了,皇太極的身體不是很好,甚至在上朝的時候,偶爾都不能夠堅持下去了,要知道皇太極是非常要強的人,不是真正的挺不住,是絕對不會哦表現出來軟弱的。
其實濟爾哈朗早就向皇太極表明了態度,一定要支援豪格的,也就是支援皇太極做出來的決定,相信,如此表態的不止他一人。
皇太極的態度,儘管身在大明京城,但濟爾哈朗能夠體會到,豪格率領大軍,出征草原,對付蘇天成和江寧營,這就是非常明確的態度,草原部落對於大清國來說,太重要了,讓豪格到草原去,與草原部落的首領熟悉,建立起來不一般的關係,也就是在取得支援,從實際的作戰能力來說,這樣的征伐,應該是多爾袞領軍的。
在大清國掌握滿八旗的,才是真正的權貴之中的頂尖者。
皇太極親自掌管正黃旗和鑲黃旗,代善掌握正紅旗和鑲紅旗,多爾袞掌握正白旗,多鐸掌握鑲白旗,豪格掌握正藍旗,自己掌握鑲藍旗。
這六個人,是大清國站在最上面的權貴。
豪格出任皇太子,能夠直接掌握的,有正黃旗、鑲黃旗和正藍旗,力量是不弱的,但正白旗和鑲白旗,恐怕不會徹底服從的。
到了這個時候,代善與他濟爾哈朗,就是非常關鍵的人物了。
代善的態度,一定是支援皇太極的,自從正紅旗遭遇到毀滅性的打擊、代善從大明的京城回到瀋陽之後,濟爾哈朗就感覺到,代善的態度完全變化了,以前那種超脫的態度,不存在了,皇太極對代善的擔心,也明顯減弱了,皇太極確定豪格為皇太子,代善肯定是贊成,而且是完全支援的,可惜這裡面還是有些奧妙,那就是代善的權勢,也比不上以前了。
這種情況下,濟爾哈朗的態度就顯得很是關鍵了。
濟爾哈朗當然是支援皇太極的,從自身的遭遇之中,濟爾哈朗有著太多的體會了,大清國頂層的鬥爭,一樣是激烈的,不容小覷的,稍微不注意,也會落得身敗名裂,在大是大非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