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圈地運動,就是讓形成自然經濟的農民失去土地,逼迫他們走進城市成為產業工人。
“南明”資本發展用不著如此,因為李獨眼比英國資產階級兇惡多了,他發動的是“鏟城運動”,他帶著匪兵所過之處所有人都會成為無產者,只要能夠逃到海邊的老百姓都會成為“南明”勞動力。
因此“南明”體系的原始資本積累根本沒有“從頭到腳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恰恰相反,每一個成為產業工人的流民都在“南明”大小工廠快樂工作,政府已經頒發最低月錢標準,制定了每個月強制休息三天的“勞工法”,工人每天的工作時間也不得超過五個時辰。
總而言之資本是貪婪的,但是這跟政府不作為息息相關,黃勝屬於先知,當然會善待產業工人,在沒有形成勞資對立之前就制定法律保障工人的權益遏制資本的貪婪。
這些法律拿後世比貌似工人太苦,可是在這個時代基層民眾誰不苦?主要原因就是生產效率和後世沒法比,勞動密集型的工廠也一個禮拜工作四十個小時怎麼可能創造出剩餘價值?
沒有剩餘價值,工廠怎麼可能發展,沒有發展又如何能夠接納更多工人,創造出更多工作機會?
要再次提高工人待遇必須在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後循序漸進,現在談太多福利為時過早也不現實。
“南明”需要眾多埋頭苦幹的工人、農民創造財富完成原始積累。
該講奉獻、比貢獻的時候還是少談享受,漢民族人人為了大發展添磚加瓦,才能夠建立起強大的日不落帝國。
崇禎十三年秋天,英國公張維賢光榮退休,黃勝的大舅子張之極襲爵成為第八代大明英國公。
由於張之極簡在帝心,因此英國公的權力沒有被削減,依舊是大明權勢熏天的勳貴。
張維賢退下來一身輕鬆,他早就想看看女婿的“南明”新天地究竟是個什麼模樣,有了時間乘著身體還硬朗決定南下去“南明”國土走一遭。
老夫人也一心向往女兒描述的“南明”風光,這一次帶上一大家子一起去女婿家做客。
京師勳貴得知老公爺南下,許多人都預備同行。
吳襄最積極,又主動擔任聯絡員和後勤總管,最後要求結伴而行的人數越來越多,不僅僅是勳貴,還有許多沒有實職在身的文官武將。
第七百二十四章:揚長避短
運河沒有結冰,英國公準備沿大運河南下先去南京瞧一瞧自己的大舅子魏國公徐弘基,然後再乘坐“南明”海上客運豪華郵輪一路觀光南行。
由於大明諸多勳貴和文武都是“華夏發展”股東,他們還是“南明”股票最積極的購買人,這幾年的分紅豐厚。
大家不差錢所以不小氣,沿途不騷擾地方,全部由吳襄安排食宿,費用安實結算。
吳襄心裡有小九九,他眼睜睜瞧見大明每況愈下,而“南明”卻是如日中天,吳家和黃家交好十幾年,如此關係不利用好太對不起吳襄做生意的高智商。
吳襄知道南王不喜歡官宦騷擾老百姓,更加鄙視欺壓訛詐老百姓的敗類,因此吳襄帶領觀光團南下時效仿“南明”大軍開拔,對地方秋毫無犯。
不僅如此,吳襄還自討腰包請“南明”天津衛辦事處購買了許多糧食,他捨不得白送糧食給老百姓。
因為沒有成百上千兵馬協助核查真偽,做這樣的事情就是填無底洞,拿白送糧食的未必就是急需糧食活下去的饑民。
吳襄在船隊每次停靠時安排勳貴們帶著護衛的大部分家丁去岸上幫忙開粥廠,粘稠的大米雜糧粥保證插上筷子不倒。
大明內地兵荒馬亂,確實有諸多饑民湧入運河沿線討生活,勳貴施粥而且是保證抗餓的好粥,真的使得許多饑民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