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厚看出了他的心中所想,沒有理他,而是將眼光轉向了郭攸之。郭攸之領會了劉厚的意思,道:“陛下,不如暫時讓微臣過去幫朱將軍處理這些事情吧?”
劉厚沉思了一會道:“不行,除了這在第四師的幾千東吳兵外,還有四萬多的東吳兵在輜重隊和建設兵團,這些人才是大頭,他們更難處理,這些都需要你去處理,還是讓其他人去幫朱將軍吧。”
最後他們商量了一下,決定讓鄧芝暫時任第四軍的行軍參謀,幫助朱褒處理這件事,郭攸之則繼續處理輜重隊與建設兵團中的東吳兵。
朱褒領命走了後,郭攸之繼續向劉厚介紹對於輜重隊與建設兵團中東吳兵的處理意見。
郭攸之建議,剩下的這些東吳兵,一部分分配到各個礦場去挖礦。蜀國境內現在有各種各樣的礦在開挖,例如煤礦、鐵礦、銅礦、硫磺礦、硝石礦、石灰礦等等,之前劉厚將大量俘虜驅趕去挖礦,為了監工和防止這些俘虜逃走、鬧事,這些礦區都派駐了一些軍隊駐紮,並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
實踐證明,這些管理制度和駐軍可以有效地保證這些俘虜乖乖地挖礦而不出亂子。前段時間,之前的俘虜已經陸陸續續被改造成功,也已經做出足夠的勞動貢獻,按照那些管理制度,他們已經可以贖回他們的自#由之身了。
當然,這些自#由也是相對的,他們會被安置在一些無人區,分給他們一些田地,身份轉變成農民,繼續為蜀國納糧貢獻賦稅。由於戰亂,大面積丟荒的土地到處都是,蜀國朝廷安置這些人幾乎不費吹灰之力。
之所以說他們的自#由是相對的,那是因為,這些人都會被執行嚴格的戶籍制度,他們只能待在本鄉本土老老實實地耕作,官府不開給路引想到外地根本沒門,更不要說想逃回東吳去了。
當然,他們可以寫信叫人送回東吳,讓他們的家人、親戚、朋友過來投奔他們,如果他們這樣做,蜀國甚至還會派當地的“中情局”協助他們的親戚朋友偷渡到蜀國。這些人過來之後,蜀國也會分給他們土地、房屋、農具、種子等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甚至還會在稅收方面給予優惠政策。
蜀國就是透過這種方法,逐漸將俘虜轉變成本國的良民百姓,轉化為本國的勞動力。現在,郭攸之也想用同樣的方法對付這些混進來的東吳兵。
也就是說,孫權送這些東吳軍中的精銳士兵過來,直接就變成了蜀國的俘虜,如果他知道這個結果一定會嘔血三升。
但是,這次過來的東吳兵實在太多了,蜀國近年雖然開了很多礦,估計也容納不下那麼多東吳兵。或者有人會說,擴大礦上的產能不就行了。可是,關鍵不是產能問題,而是這些俘虜的管理問題,這些俘虜在挖礦,必須要一定數量的軍隊駐紮在礦上才能控制得住他們。
否則,一旦這些人作起亂來,後果是很嚴重的。而現在蜀國和魏國正打得不可開交,實在是很難騰得出很多軍隊來管理這些俘虜,所以只好另想辦法了。不過,起碼這些礦場已經解決了一大半的東吳兵。
剩下的一半東吳兵郭攸之建議了兩個去處,一部分可以發配到嶺南去搞嶺南大開發。這裡的嶺南不是指後世的廣東地區,而是比廣東更南的地方,即後世的越南、寮國等地區。這些地區有些地方已經被費禕的大軍佔領,有些地方還正在攻伐當中。
這些地方氣候炎熱、光照充足,稻穀可以一年三熟,開發好了就是將來的大糧倉,劉厚是肯定不會放棄的。不過也正是因為氣候炎熱,這裡的疫病、瘴氣多得嚇人,在這裡生活很容易中毒或染病,死亡率也是很驚人的。
當地土人還好點,他們畢竟世代生活在這裡,對這裡的環境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其他地方移民過去的人就慘了他們對熱帶病沒有絲毫的抵抗力,往往去到那裡沒多久就會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