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裡,水花跟麥苗說著悄悄話。 屋裡,項南跟白老師聊得也不錯。 進屋之後,項南先恭維了一下白老師放棄回城,紮根山村教育,無私奉獻的精神, 然後又跟他談了一下屋裡懸掛的幾幅字畫,那都是白老師自己寫的、畫的。 實話說,相較名家,差得不是一輕半點,頂多算是書畫愛好者的水平。但在湧泉村乃至海吉縣,也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白老師,你這畫畫滴不錯嘛,這葉子畫得像滴很~”項南笑道,“這字寫得也好,有徐渭的底子~” 白老師一聽就是一愣,“你知道徐渭?!” 山裡人或許偶爾聽故事,知道有個才子徐文長。可是知道他大名徐渭的,可就少之又少了。 更別說從他寫得字裡,看出他臨過徐渭的帖,更不是一般人吶。 “額上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喜歡寫字,額聽他講解過一些。”項南笑道,“徐渭的字用筆奔放,汪洋恣肆。額看白老師的字也有這意思,所以才大膽一猜。” “哎呀,了不起,了不起。”白老師興奮的道。 他在湧泉村住了十幾年,村裡絕大多數人,都是沒啥文化的老山漢,大字都不識幾個。因此他想跟他們談書法,談繪畫,基本都是對牛彈琴。如今總算是來個知音人了。 …… 正當他兩人聊得興頭之際,水花帶著麥苗走了進來。 “水花,你嫁了個好男人吶。永福,好!”白老師向她笑道。 “額知道。”李水花笑著點了點頭。 “爸,永福哥寫了篇文章,賣了一千七百多塊錢捏。”麥苗也羨慕的道。 “啥?!”白老師一聽,同樣驚訝的不得了。 寫文章已經夠厲害了,居然還賣了一千多元,真的是太了不起了。 莫說乾溝鄉,怕是海吉縣,還找不出幾個這樣的人才。 “水花,這是真滴?”白老師看向水花道。 水花笑著點了點頭。 “哎呀,永福,你好啊!”白老師頓時對項南肅然起敬,佩服得不得了。 “都是水花給額的靈感。”項南笑道,“白老師,額覺得你的故事,也很有意義。額想把它寫成小說,你樂意不?” “額有啥好寫的麼?”白老師有些害羞的道。 “有,很有!你為了山裡的孩子,放棄了回城的機會,就在這窮山溝兒教了十幾年書。安貧樂道,甘於奉獻,額認為很值得歌頌。”項南笑道。 “不好,不好,咱西海固跟額一樣的山村老師還有很多,額還不是做得最好滴。”白老師連連謙虛道。 項南笑了笑,“白老師,就這麼定了。” …… 從湧泉村回家之後,項南就開始琢磨著將白老師的事蹟寫成小說。 他構思了兩天,就開始動筆了。 與此同時,關於“安永福寫了一篇文章,賣了一千七百多元錢”的訊息,也在這兩天時間內,就像漲了翅膀的小鳥,傳遍了十里八鄉。 一時間人人稱羨,人人讚歎! 安永福家幾口子、李老栓家幾口子,出門都是昂首挺胸,連道兒都不看了。 兒子(女婿)出息了,是大能人了。寫得文章能賣錢,那不就是文曲星下凡嘛。 他們是一家人,自然與有榮焉! …… 項南卻是沒怎麼嘚瑟,一直悶在家裡寫文章。 水花本是想下地幹活的,都讓他給留在了家裡。 “那地咱不種了,還給家裡吧。”項南勸她道,“種地又累又不賺錢,還把身體累垮了,把臉都給曬黑了。以後,咱家就靠我寫文章賺錢就行了。” “那我不幹活兒,在家幹啥?”水花疑惑道,“就天天躺在炕上,翹著腳當大奶奶麼?” “我不是買了很多的書麼,你就看吧。”項南笑道,“增加一些知識,增廣一下見聞。” 水花想了想,點了點頭。 她見識是不大,懂得也不多,的確該多看書。 …… 半個月後,《豐碑》終於創作完成。總共十三萬四千字,算得上是一部長篇小說。 小說以白老師為人物原型,塑造了一位紮根山村,無私奉獻的老師形象。 寫完之後,項南先拿去給了白老師看。 “你把額寫得也太好了,額哪有那麼偉大嘛。”白老師看完後,都不好意思了。 “永福哥,你這文章寫得是真好。”麥苗看完這篇文章後,都不住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