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前往了魔物體系的據點…魔物並不同於靈獸…靈獸是將魔力與血氣完美結合的動物,而魔物是同時掌握了魔力和血氣卻並沒有將二者結合的野獸
這二者比起來自然是靈獸的戰鬥力更強一些,但靈獸首先數量稀少,其次是控制難度比魔獸高,第三是靈獸需要作為食材…所以總體下來反而是魔獸更適合御使…
掌握了魔法的宴會森林動物在魔法和科技的幫助下不止是擁有了更多手段,甚至於他們以前的低魔抗的缺點也被最大程度的削弱了,其自帶的進化特質使這種生物的上限很高…作為御使者來說…“召喚師”的感覺很爽…
對魔物的掌控不能單靠控制,御使者往往需要馴化對方…無論是情感上還是實力上…必須要達到“馴化”才能對魔物掌控…
魔物體系有兩個流派,一種為群體流,簡單的說就是透過相處或者實力馴化所有魔獸進行戰鬥…另一種是單獨馴化少量強大單位進行戰鬥…
前者更擅長在大群戰和圍攻等場景進行戰鬥,屬於是更傾向於策略,戰術,養成,經營的一種流派…只要戰術好,蟻多咬死象輕輕鬆鬆,同時這種團隊流派不會因為少數成員的死亡就土崩瓦解,主要的戰術就是強消耗和不斷製造斬殺機會…但缺點也很明顯…怕大範圍aoe以及斬首,資源消耗也很大
後者更擅長碾壓,精英對戰,突破,爆發…是一種很依賴戰鬥直覺的流派,需要的不是運籌帷幄,而是每一步的臨時反應
就好像前者是下慢棋後者是下快棋,一個看的是謀劃,一個看的是直覺…
當然…後者與其他體系比起來就好像把人的腦子和身體分開了,同樣很怕斬首還比群體流的容錯低,實則不然…因為禽戲樓掌握一種可以與戰寵進行共鳴和融合的秘術,所以直接填補了這種缺陷
在人寵合一或者共鳴的狀態下,魔物體系的戰鬥力都會有鉅額提升,三人分別與群體流和單體流進行了對戰…
先說裡希爾的結果…他打群體流效果特別明顯,不過同樣遭到了集火,雖然在一開始打出了鉅額傷害但後面就被壓制的死死的了
然後是裡希爾打單體流的結果,結果是破不了防…單體流數值太高了…
然後是勇者打單體和群體的結果,在勇者用“π”字決秒掉了一部分魔獸後御使者很快就察覺到了勇者的攻擊方式,讓魔獸和自己都遮蔽了聽覺用魔法進行溝通…
實際上御使者都會有這種屬於自己與魔物的通訊頻道以方便戰鬥時實時溝通,但這樣平時太消耗了所以一般情況是用的口令…不過只要和御使的動物心意相通夠高便可以用禽戲樓的秘術完成心靈感應…
群體流的魔物減員了也可以透過禽戲樓秘術快速完成缺失數量的填補…
總之呢…勇者的魔法優勢在對方也會的情況下削弱很多,雖然自己詞彙量多對方詞彙量少,但是對方“人”多啊!總有些魔物懂得對方需要的單詞,這也就導致勇者一直沒機會斬殺…而自己這種一刀流顯然是不適合打消耗戰的,最後勇者被逼的用魔法和對面對波,但對面“人”太多了,魔力總量是在勇者之上的…於是乎勇者沒打過
在面對單體流時,介於對方的高抗性勇者同樣沒實現秒殺,但勇者卻也確實造成了一定傷害,不過後續勇者合靈的優勢在面對對方時並不大就是了…
最後是代言,在對戰群體流時因為其空間能力的高位階,在突破方面比勇者有優勢,但受限於多個限制類魔法總之還是突破失敗了,不過代言在戰鬥中拖時間實現了對大威力武器的構建,最後還是艱難取勝了…
在面對單體流時代言採取了拖時間的戰術,最後用解析取得了勝利…
魔物體系算是一個質檢員體系…實力低於一個值就打不過,實力高於一個值就能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