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是,二叔就將官印懸掛在房樑上,將曹操賞賜的財物一樣不少的悉數清點留下,並附上一本帳冊,這本賬冊就是依照“原、收、出、存”四個專案來記錄的。二叔發現,用這種方法就可以將所有財物記載得一清二楚。

‘原’就是曹操原本送給了二叔多少財物;‘收’就是二叔如實收到了曹操多少財物;‘出’就是二叔在這段時間支出了多少財物;‘存’就是二叔臨走之前還結存多少財物。”

劉厚恍然大悟,原來關公這個記賬法是來源於實踐的,完全就是將實際生活中的財物往來一筆一筆地,用流水賬的方法記錄下來。關羽這種簡明的記帳法,後世的商人都照搬照用,被世人稱為“商用薄記法”。關公也因此被視為財會的創始人,並被後人逐漸奉為財神。

“二叔這套記賬方法是不錯,不過,侄兒也有一套記賬方法,不知道二叔想不想看一下?”劉厚道。

關公這套記賬方法比歷史上的其他記賬方法已經先進很多了,但是和後世的借/貸複式記賬法還是差了很多。關公的記賬方法再怎麼先進也有其歷史侷限性,是一種“流水賬”式的記賬方法,屬於單式記賬方法。

劉厚心想,既然關公的簿記法都能被後世人使用很久,既然他被後人尊為財神,那乾脆就徹底一點,自己將更先進的記賬方法傳授給他,由他來推廣,使財會技術跨越千年一步到位。這樣一來,關公這個財神的神位肯定是跑不掉的了。

“喔?陛下也懂財會?”關公好奇地問。

“略懂。”劉厚一副裝13的模樣道。

“可二叔沒聽說過左仙翁懂財會啊。”關公有點不大相信。因為明面上左慈是劉厚的師傅,所有人都知道,劉厚的武功主要是趙雲教的,但是其他奇奇怪怪的東西就統統來自於左慈了。如果連師傅都不會,徒弟怎麼可能會呢?故此,關公才會有此一問。

顯然關公不懂得這個世界上有創新這一說法,也不懂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說法。當然,劉厚的確不是自己去創新,也的確不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不過是抄襲後人的知識而已。

“呵呵,二叔,左師傅那是什麼人?那是神仙一樣的人物啊。他最擅長是什麼?是術數啊。術數之學涉及到大量的算術知識,可謂博大精深,小小財會之法,不過小道而已。他連術數都精通,難道區區財會記賬難得到他嗎?”

既然關公提到左慈,劉厚就順水推舟地將事情往左慈身上一推,這種方法屢試不爽,這樣就不會解釋這麼多了。

果然,關公沒有再追問劉厚新式記賬法的來歷,而是饒有興趣地催促他趕緊將新的記賬法說出來。王甫、郭攸之都是文官,平時的工作都有涉及這方面的內容,他們對新式記賬法也很感興趣,自然也是湊上來,一起聽小皇帝有什麼高見。

於是,劉厚就畫了個後世常用的財務表格出來,然後將後世的借/貸記賬法粗略地給他們講解了一遍。

這種記賬方法並不複雜,就是借方和貸方的概念不太好理解。劉厚畫的表格中,借方在左側,貸方在右側。劉厚讓他們記住的第一條定律就是:在記賬時務必要牢記一條不變的法則:“借方=貸方”,換句話說,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須同時登記到帳簿的左右兩側。

“陛下,請恕微臣直言,這‘借’和‘貸’的意思是一樣的啊?”王甫忍不住問道。

“呃……”劉厚無語,還真是,從字面的意思來看,“借”和“貸”這兩個字的意思很接近,用在這裡確實有點不妥,也不知道後世是誰規定用這兩個字的。

支吾來半天,劉厚才道:“這個,其實就是一個比喻嘛,如果你覺得用這兩個字不妥,我們可以改用其他字嘛,例如用‘出’和‘入’,又例如干脆就用‘左’和‘右’代替好來。反正你們理解它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