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部分

法官,他們會記錄軍功,當然,他們還有一個職責就是殺滅想要當逃兵的人,不過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顯然英雄無用武之地。

這些憲兵才是真正的狠角色,他們除了配備腰刀外,還有手銃和幾枚霹靂雷。如果一旦出現失控的場面,單憑這些霹靂雷就可以迅速控制場面。

藤甲兵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動作,就是雙手握刀,四十五度角從左上往右下劈,劈砍的目標位置定在敵人的脖頸範圍,所以,大多數中刀的東吳兵都是被砍掉腦袋,只有少數做出躲避動作的人被劈斷胳膊或者劈傷其他位置。

事實上,這些藤甲軍幾個月來訓練的武藝就只有這一個動作,一個斜劈的動作,開始時每天對著空氣劈幾百刀,然後逐漸增加訓練量,到了最後每天要劈幾千上萬刀。

然後開始劈木樁,為了模擬人頭,他們會在木樁頂部放一蓬乾草模擬頭髮,然後在這個一人高的木樁離頂部兩個巴掌處畫一條紅線,作為脖子和肩膀的分界線。他們每次劈砍都需要劈在這條線的上方才算合格。

起初,他們還沒辦法一刀劈斷木樁,練了幾個月後,現在人人都能將大海碗那麼粗的木樁一刀兩段。

因為只練一個簡單的動作,所以要出成績還是相對簡單的。劉厚也只需要他們做好這一個動作就夠了,這一個動作簡單高效,一招出,就帶去一顆人頭,這簡直就是一臺殺戮機器,每一個呼吸間就可以砍掉數百上千個腦袋。

他們不需要防守,因為防守的事情都交給了身上的藤甲,對於敵人刺來的長槍和砍來的刀,他們視若無睹,根本不需要用刀去格擋。儘管東吳士兵中不乏武藝高強者,遇到這種簡單的打法也是束手無策。

在別人看來,他們這種打法是以命換命的打法,但是,他們對自己身上的藤甲很有信心,知道自己很安全。所以他們只需要用這簡單的一刀去劈砍敵人,根本不需考慮其他因素。這其實和流水線生產差不多,將複雜的工序簡單化了。

蜀軍衝到東吳軍陣前後,在前線只留下了三排藤甲軍和一排憲兵和軍法官,他們負責記錄軍功和殺逃兵。其他人分成兩排從東吳軍的左右兩側包抄過去。

熟悉軍陣的人看到這樣的陣營都以為蜀軍的主將瘋了,難道蜀軍打算用一萬人包圍一萬人嗎?兵力相當的情況下怎麼包圍?還有,人家打仗一般都要有足夠厚的軍陣的,這樣才能有效防止敵人的鑿穿,蜀軍就這樣留下三、四排人是什麼意思?

這麼薄的陣型,只要一個錐形衝鋒,幾十下呼吸的時間就能鑿穿了,難道蜀軍的將領是白痴嗎?

蜀軍的將領當然不是白痴,喔,也不完全不是,兀突骨的智商就很不好界定,他一上來就不管不顧埋頭往東吳軍中衝,身後跟著百十個親兵,所過之處人仰馬翻,血肉翻飛,現在已經鑿穿到東吳軍陣的中間了。

劉厚早料到這點,所以右側翼的這支偏師事實上是副將在指揮作戰。這個副將叫王英,是畢業於軍事研究院的精英學生,所以這路藤甲軍名譽上兀突骨是主將,實際指揮者卻是這個王英。

精英學生當然不是白痴,他留下三排藤甲兵不是用來防止敵人鑿穿陣型的,是用來輪換的。前排的藤甲兵每劈十個人頭就會在軍官的口令下輪換下來,退到後排恢復體力,繼續劈砍和推進的事情由第二排頂上。

藤甲軍現在用的大砍刀都是厚背刀,足足有十幾斤重,揮舞起來很耗體力,而且劈人頭也不是那麼輕鬆的活計,頸脖有骨頭有肌肉筋膜,硬度也不低,砍起來難度不會比砍碗口粗的樹樁差。

所以,必須給士兵適當的休息時間,使他們能持續作戰更長時間。因此,王英安排了三排人馬輪換著上前劈砍,這也算是刀兵版的三段擊吧。

兩側的蜀軍卻沒有三排那麼多,只有區區一排的戰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