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他突然皺起了眉頭道:“哎呀。但是菜葉不能當主食吧……”中國人雖然自古以來就是要吃各種菜葉的。但中國人都知道菜葉不能當主食,畢竟要面啊、米啊一類的東西,才能把人的肚子填飽。光吃葉子那是肯定不成的。
朱元璋哭笑不得地道:“你們就不能把玉米整個撕開之後再說?光看外面就瞎折騰。”
幾名老農聽他這樣一說,趕緊伸手撕扯玉米的葉殼,沒幾下,終於把裡面的玉米給剝了出來,只見金黃色的玉米一排排,整整齊齊地排列著。那兩名老農到現在當然明白自己種出來的是什麼了,他們看著那整齊的玉米顆粒,心頭不禁就是一喜:“難怪將軍稱這東西為玉米,這真是像玉一樣的米啊!顆顆都晶瑩圓潤,真是太漂亮了。”
有人笑道:“原來是葉子包著的,我給這東西取個外號吧,就叫包穀。”
眾農夫拍手稱善:“包穀這名字我喜歡。”
有一個人狂喜地叫道:“哇,這一個起碼就有大半斤……整片田收下來,那有多少啊?”
旁邊人也一起狂喜:“是啊,這麼大一坨……吃一個準能吃飽。”
朱元璋笑著打斷了那個人:“別急著高興,這東西的裡面有一個核,不能吃……所以……一個玉米是填不飽肚子的,這東西沒你們想像的那麼多。”
老農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趕緊用手拔拉開玉米顆粒,果然,玉米顆粒只有核面上的薄薄的一層,下面是不能吃的核。心靈如焚的農民們趕緊把玉米顆粒一顆接一顆地扒拉下來,不一會兒就把核與玉米粒完全分開。
有人拿了一個秤過來,上秤稱了稱,這才差不多計算出了一個玉米棒子核與玉米粒之間大至的比率,後世的改良玉米棒子,一般來說玉米粒能佔整個玉米棒子的百分之八十重量,但在明朝這個時候,玉米還是野生品種,出籽率比後世的改良種要差,但也能佔到五成到六成的比重。也就是說,一個一斤重的玉米棒子,能吃的部份要佔半斤以上。
老農們對這個結果已經感到十分滿意,當下有住得不遠的老農就回家扛了一個鍋來,當著眾人的面燒開水,將玉米棒子扔在開水裡煮。
眾人圍著大鍋坐下來,朱元璋也不例外地坐在鍋邊,和老農們閒聊了幾句,不一會兒,玉米煮了了,眾人和老農們一人拿起一根在手上,只見朱元璋率先動嘴,在玉米棒子上咬了一個小缺口,然後順著一排一排的玉米粒慢慢地啃下去。
眾人都在看朱元璋,就是想學學玉米的吃法,莫要又鬧了吃葉殼的笑話,見他動了嘴,眾人都學著朱元璋的樣子動嘴咬下。一入嘴,就感覺到滿嘴的香味,玉米的香味是很明顯的,比許多糧食的香味都要濃烈,一入嘴頓時就將所有人的味蕾都迷住了。
“唔,好吃啊!”一名老農歡喜地道:“真好吃。”
另一名老農也歡喜地道:“真是好吃,我看這東西可以混在別的糧食裡面煮,比如把糙米和這個混著煮,肯定能讓米也變得更香。”勞動人民的智慧確實不凡,這人才吃第一口,就把後世聞名的“包穀飯”給發明出來了。
老農們試吃過玉米之後,嚐到了它的美味,再無懷疑,趕緊跑到自家的田地裡收成,鄉親們收割莊稼通常是不會一個人幹活的,會把家裡所有的勞動力都叫上,一時之間,田地裡人滿為患,各家各戶都把所有的勞力全部派出來收割玉米了。
人們正在熱火朝天時,山林里居然跳出來一隻小猴子,猴子最喜歡學人的動作,見到人們都在田地裡摘玉米。它也跳入田地,伸手摘下一個玉米,可惜它沒有背兜,只好用手夾著,摘下一個玉米就夾在腋下,再摘一個又夾在腋下,但是腋下哪裡夾得了這麼多?走一路掉一路……一個農夫對著猴子衝了過去,大罵道:“你這賊猴子,居然來偷我的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