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廚手裡一邊拿著鏟子翻炒著鍋裡的菜餚,一邊微笑著說道:
“其實這魚的秘訣就在於火候和調料的搭配,你看先要將魚煎至金黃,再加入特製的醬料慢燉,這樣才能讓魚肉更加鮮嫩多汁。”
“哦,原來如此”聽到有人問旁邊的人也忍不住了問道,:“大廚紅燒肉是怎麼做的?”
大廚也不藏私的繼續向大家說道:
“這紅燒肉的做法關鍵在於選材和火候要選肥瘦相間的豬肉切成塊後先焯去,先焯水去腥,再用糖色炒制,最後加入醬油,料酒等調料慢燉,這樣燉出來的紅燒肉才會色香味俱佳。”
隨著大家一個一個的問大廚們,與大廚們的互動越來越多,到最後大廚們乾脆放開了,決定直接教他們做幾道菜。
對於廚師來講,做菜的手法都是秘訣,這是他們生存的本領,每一道菜背後都傳承著豐富的文化和傳統,他們透過自己的雙手,將這些寶貴的技巧傳承下來。
而往往作為大廚是不願意,將自己的手藝傳給別人的,有句話叫“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在廚師界是非常典型的。
面對這些村子裡的人,大廚完全不藏私,耐心的教著大家。
“李婆婆您看這裡,我們把豆腐切成這樣的小塊,這樣燉煮的時候更容易入味。”一位大廚細心的指導著村裡的李婆婆,手裡的刀如同舞者般輕盈的在豆腐上跳躍。
李婆婆眯著眼睛專注的看著大廚的手法,然後嘗試著拿起刀,這對於農村人來講刀工沒問題的,“哦……我懂了,我再試試。”
她輕輕說著,手裡的刀有節奏的模仿著大廚的樣子開始操作。
旁邊的一個小孩子看到這一幕也躍躍欲試,“大廚哥哥,我可以試試嗎?”他好奇的問道。
大廚笑著點了點頭遞給小男孩一把小刀和一個土豆,“當然可以啊,來,你看我們先這樣把土豆皮削掉,然後切成細絲。”
他一邊示範著,一邊細心的解釋著每一個步驟,小男孩仔細認真的觀察著,然後開始嘗試著削土豆皮。
一開始他的動作有些生硬,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手法越來越熟練,土豆絲切得越來越細。
“哇,寶貝你太棒了!”大廚鼓勵的說道,聽到大廚的鼓勵,小男孩高興的笑了。
他感覺自己彷彿掌握了一項新的技能,稚嫩的臉上開心的說道:“謝謝大廚哥哥,我下次要把這道菜做給我爸爸媽媽吃。”
他的話頓時引來了周圍人的笑聲,大家紛紛的誇讚著小男孩。
最後大廚也來了興致,決定把自己看家本領教給大家,於是他大手一揮說道:“來,今天我給大家展示一手絕活,教大家做一道有名的特色菜---紅燒魚。”
聽到這話,大家頓時來了興趣,紛紛走到旁邊,認真的觀察著大廚的操作。
大廚也不猶豫,他拿起一條新鮮的魚,開始向大家展示如何處理食材。
“首先我們要把魚處理乾淨,大廚一邊說著一邊熟練的颳去魚鱗,去掉魚頭和魚骨,這樣可以讓魚肉更加鮮嫩可口。”
村民們不目不轉睛的看著大廚的手法紛紛點頭表示明白,接下來大廚便開始介紹如何調製紅燒魚的醬料。
“紅燒魚的靈魂就在於這碗醬料。”大廚說著拿出碗開始往裡面加入醬油,糖,料酒,生薑等調料,“這些調料的比例一定要恰到好處,才能做出美味的紅燒魚。”
旁邊有人拿出自己的筆記本,認真的記錄著。
大廚的每一個步驟和調料的比例,他們不時的向大廚提問,而大廚也非常耐心的一一為大家解答。
“大廚師傅,這紅燒魚要燉多久才能入味?”小男孩兒好奇地問道。
大廚微笑著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