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2部分

曹植一直堅決反對把妹妹曹憲嫁給劉璟,但曹丕卻贊成,他比曹植更現實,他知道對於魏國最重要的是時間,需要時間治理內政,修養生息,並逐步恢復軍隊實力,只有從根子裡強大起來,他們才能與漢軍抗衡,父親的建議正說中了他的心思,以聯姻為基礎,以伐胡為共同目標,確實可以從根本上緩和兩家的敵對,為魏國爭取寶貴的時間。

只是父親讓自己為使,曹丕多少有點擔心,會不會自己成為劉璟的人質,他猶豫一下道:“孩兒非常贊同父親的決定,與漢軍共同伐胡,恢復華夏,但孩兒去長安,會不會影響政務?”

他的心思雖未明說,但曹操卻笑了起來了,“吾兒放心吧!我與劉璟打了多少年交道,他是什麼人,我比誰都清楚,他不會為難你,而且你是去商議伐胡之事,從道義上他也會待你為上賓,另外,你告訴劉璟,我會親赴太原,出任東路伐胡主帥,這一次,我希望與他並肩作戰。”

曹丕無奈,只得點頭答應了,“事不宜遲,孩兒今天安排一下政務,明天就出發!”

第二卷江夏 第831章 匈奴如狼

在擊敗烏桓後,漢軍便改變了進攻策略,並沒有大舉向北擴張,而是將上郡、北地郡和安定郡的胡漢民眾全部撤回關中,並在北部高山上修建烽燧,白天點菸,夜晚舉火,漢軍當然不是想放棄關內的廣大領土,而是實施防守反擊策略,準備和即將殺至的匈奴大軍決戰。

劉璟並沒有因為擊敗烏桓人便頭腦發熱,他很清楚漢軍目前和匈奴人的實力差距,主要表現在騎兵上的差距,此時他如果貿然大舉北上,一旦遭遇匈奴大軍,他們取勝的機會並不大,他們現在還沒有漢武帝時的漢軍實力,可以騎兵對騎兵,誅敵於千里外。

不過漢軍也沒有放棄關內遼闊的疆域,他們採用了布點的策略,所謂布點,就是在以堅城為依託,在關內地區建立軍事據點,充分發揮漢軍擅長防禦的優勢。

漢軍在安定郡選擇了高平縣,在北地郡選擇了慶陽縣,在上郡選擇了高奴縣,這三個縣的共同特點是城牆高大堅固,且縣城建在高處,易守難攻,漢軍以這三個縣為據點,各駐紮五千兵力,並儲存大量的糧食。

這天上午,劉璟正在高奴縣視察防禦備戰,高奴縣也就是後世的延安,此時的黃土高原氣候溫和溼潤,到處是森林密佈,隨處可見大片草原,河水眾多,水流清澈,漢武帝時曾大量移民和屯戍,使關內農業經濟空前發展,被譽為‘新秦中’。

漢虞詡在《奏復三郡疏》上如此描述,“水草豐美,上宜產牧,牛馬銜尾,群羊塞道”,也正是氣候和地理環境非常適合遊牧民族生活,胡人才會大舉南下,佔據了這片富饒且綠意盎然的高原土地。

高奴縣位於北下關中的必經之道上,幾條道路在這裡匯聚,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所以又被稱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春秋時期,魏國為了防禦北狄入侵,在這一帶修建長城和大量的關城要塞,秦朝在這裡築城建縣,同時又修建了直通關中的秦直道,漢朝時期,高奴縣屢經修葺,如今已成為塞北第一堅城。

縣城位於一座高崗上,周長約十餘里,只能算一座中縣,但城高三丈,寬兩丈,四周馬面密集,利於防守,再加上它位於高處,站在城牆上向下俯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優勢。

劉璟站在城頭向北眺望,蜿蜒流淌的區水在縣城數里之外,在城頭上清晰可見,水流緩處修建有碼頭,主要靠羊皮筏子渡河,漢軍碼頭上又修建了三座哨堡,這也是高奴縣的一大防禦優勢,匈奴騎兵席捲南下,必然會被區水阻擋,漢軍便可在區水南岸建立第一道防禦線。

劉璟任命張任為高奴都督,坐鎮高奴縣,主管三鎮防禦,這時,張任走到劉璟身旁低聲道:“殿下覺得匈奴軍會不會從東面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