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蘇二世回到王宮,王后蘇里亞瓦娜聽他說了大祭司出訪的事之後,眼珠轉了轉,對蘇二世說道:“莫不如咱們也學一下女王國,女王國為了討好大宋,把她的公主和王子都派到大宋入讀大宋的皇家新式學校。 聽說那學校非常好,集中了大宋最為優秀的教師,教授的內容也很新奇,咱們女兒阿帕沙拉今年十歲了,之前咱們也交了她學漢語,看來是有先見之明的。 莫不如把她派到開封去讀書去,這樣相當於咱們也把一個孩子交給大宋作為人質,大宋見咱們這麼有誠意,應該就不會對咱們出兵了。” 蘇二世有些猶豫,說道:“但假如在將來咱們與大宋開戰,那咱們的女兒不就危險了嗎?” “咱們如果要開戰,先把公主接回來,然後再打不就行了嗎?” 蘇二世當即點頭說道:“也罷,那就叫阿帕莎拉跟著大祭司一起到開封去吧。” 在他看來,大宋與吳哥王朝遲早會有一戰,但正如王后說的,他是可以控制這場戰爭的。 而大宋對於這些來就讀的孩子也並沒有監管起來,來去自由,所以是可以把孩子在雙方動手之前接回來的。 再說了,自己還能生啊,生一個王子出來作為王國的接班人,那才是最好的結果。 當下便把公主阿帕莎拉叫來,詢問她願不願意到大宋開封去讀書。 阿帕莎拉當然一百個願意,聽說大宋比吳哥王朝可要繁華得多,又熱鬧。 當下大祭司帶著小公主,在一隊護衛的護送之下,途經大理國進入大宋。 到大理國邊境的時候,軍隊就不敢再往前了,經過與大宋守軍的交涉,大宋聽說是派公主去求學,並派使城去面見大宋皇帝的,於是派了一支邊防軍護送,一路到了開封。 大祭司先提交國書,面見大宋皇帝。 大宋皇帝當然不會直接跟他一個大祭司會面,而是派樞密使李綱接見了他。 兩人在政務堂舉行了會談。 大祭司提交了國王蘇二世親筆書寫的國書,表達與大宋簽訂和平協議的願望,並表示盡力抓捕當初圍殺大宋特戰隊的匪徒,還提出會以王室的名義收購糧食,再保證以平價出售糧食給大宋。 李綱剛來談判之前並沒有得到皇帝趙桓的任何授意,皇帝就是讓他來摸摸水的,所以這一天的談判李綱只是聽著,基本上沒有說話。 而大祭司非常健談,他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所以這一上午基本上都是他在說。 他主要表達了對大宋的歉意和善意。 中午時分休息,李綱去見皇帝,把對方的要求以及國書提交給了皇帝趙桓。 趙桓看完國書之後,聽了李綱說出了大祭司的要求,不由微笑對李綱說道:“你覺得我們該怎麼辦?” 李綱想了想說:“我們現在已經在東南亞屯兵百萬,這是一筆巨大的耗費,我們要麼就開戰,要麼就撤兵,否則這樣耗下去,咱們可能耗不起。 不如趁機攻入吳哥,將吳哥王朝直接拿下,進而進攻佔城和大越國南部,這樣整個東南亞就全部進入了我大宋的版圖。” 趙桓笑道:“朕覺得朕已經非常心急了,可沒想到你比朕還心急,這個主意不是很好,即便我們屯兵百萬在東南亞,也不等於我們就要向吳哥王朝開戰呀。 你可能沒有注意到,吳哥王朝已經採取了防範措施,把他們的軍隊都藏在了森林裡面,他可不像蒲甘那麼蠢,他知道平原地區守不住,索性就不守了。 而他的京城五萬軍隊也只是個幌子,咱們真要打他會立刻撤入叢林之中,留下一座空城給咱們,他已經做這些準備,就是為了與咱們打叢林戰,利用叢林拖住咱們。 等待著咱們被熱帶叢林的瘟疫和各種水土不服造成士氣低落之後再來反攻,在這種情況下,咱們沒辦法利用咱們的兵力上的優勢打殲滅戰。 叢林也不利於大兵團機動作戰,而且吳國王朝的地盤可比蒲甘大多了,他們西、北和東都是叢林,戰略縱深比較寬廣,咱們的百萬大軍撒在如此廣袤的土地上,那根本就不夠看。 所以朕就在想,對吳哥的戰鬥到底該怎麼打。” 李綱聽得連連點頭。 的確,現在的大宋軍隊不怕跟金國在平原上打大會戰,就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