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陷入災難的王朝之後,那麼他們也就奪得了這些可以種植經濟作物的地盤,在將來大面積種植之後,就可以賣高價給大宋獲取豐厚的回報,用來享受奢侈的生活,並擴建他們的軍隊,對外繼續擴張。
只要拿下了這幾個王朝,在印度半島獲得了立足點,扎西地有信心能夠將勝利繼續擴大,奪得更多的地盤,甚至於有一天可能統治整個印度半島。
法王和大將軍也同樣是這樣想的。
很快他們便做出了抉擇,立刻出兵。
古格王朝實現了全民皆兵,很快就徵集到了三十萬軍隊。
這些士兵各自帶著自己的乾糧,他們也沒有什麼後勤保障部隊,遊牧民族傳統上都是殺到哪搶到哪,就地取糧。
當然出征前他們必須要夠十天半個月的乾糧,甚至還趕得有牛羊到後面,隨時提供一些食物保障的,這已經是他們能提供的最好的軍隊後勤保障體系了。
由阿道夫幫他們選擇進攻的方向,阿道夫優先選擇的就是離他們最近的兆漢王朝。
他逃荒時經過了兆漢王朝,整個國家極為混亂,但是兆漢王朝由於地處印度河流域,也是傳統的農業區,有很多糧食。
雖然跟其他王朝一樣,花了很多耕地去耕種經濟作物,使得糧食大量減產,但到底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所以還是有很多糧食的,也有很多人非常的富足,搶劫他們一定能搶個盆滿缽滿。
國王聽從了他的意見,大軍殺入了兆漢。
果然如阿道夫所說,整個兆漢已經亂成了一鍋粥,主要是大量的災民湧入,而且他們是來自於昌德拉斯,兆漢的皇后又是昌德拉斯國王的妹妹,不允許軍隊對這些災民動武。
以至於災民越來越放肆,公然在王朝裡搶劫殺人,調戲民女,無惡不作,激起了當地人的反感,雙方多次發生暴力衝突。
而就在這種混亂情況下,古格王朝的軍隊突然出現,可謂勢如破竹,一路殺奔兆漢的京城。
兆漢國王嚇壞了,急忙向昌德拉斯求援。
而王后也嚇壞了,趕緊給哥哥寫了封信,請哥哥務必出兵幫助。
昌德拉斯國王巴納迦爾採納了朱羅王朝的大皇子拉賈的建議,一方面回信兆漢,讓兆漢與托馬拉和伽哈達伐拉兩個王朝串聯起來,形成聯盟共同對抗古格王朝。
同時他則派出使臣去見古格王朝,與他們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只要得到了古格王朝的承諾,那麼他們就可以按照原計劃把軍隊調往東邊進攻卡拉丘裡,搶奪糧食了。
計劃進行得很順利,昌德拉斯王朝派出人去遊說托馬拉和伽哈達伐拉兩個王朝與兆漢結盟,兩個王朝很快就表示贊同,三方很快簽署了同盟互助條約。
而這時,古格王朝的軍隊已經逼近了兆漢的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