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73章 御駕親征中亞

趙桓穿越過來之後得知宋朝的最快速度只有六百里,在他開始大規模修建交通的時候,就專門在交通道路上設定了驛馬專用道,佔整個道路的大概三分之一。 相當於後市的高速公路的應急車道,只是這個車道是全封閉的,有一人高的柵欄與主道隔離開,方便驛馬賓士。 而且道路比較寬,即便是相對而行的兩匹驛馬,也能夠輕鬆交錯,不會撞在一起。 而且驛馬有馬鈴,很遠就能聽到,就能注意避讓對方的驛馬。 趙桓還專門讓文思院研究了用於驛馬快速賓士的柏油路面,普通的柏油路面比較硬,主要是用於車馬和人行走。 而驛馬為了達到更快的速度,增加摩擦力防止摔倒,使用的柏油路面結構會比普通的的路面要柔軟一些,這樣馬蹄踩在上面能吃得住力,奔跑速度就更快。 並且趙桓還縮短了驛站之間的路程。將唐朝規定的三十里縮短到了二十里,上坡彎道多等處則縮小到十五甚至十里,就是為了讓馬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奔跑。 縮短驛站間距之後,就能更頻繁地更換馬匹,以保證馬的速度。 按照驛站的規矩,每到一個驛站,要更換馬匹,若干驛站後要更換騎手,晝夜不停風雨無阻,白天掛鈴晚上舉燈。 趙桓還規定了嚴格的巡查制度,專用的驛馬賓士道路是嚴禁其他車馬和行人通行的。 一旦發現擅自侵佔驛馬專用道路,巡視的兵卒可以當場擊殺。 而且驛站與驛站之間的道路有巡視的甲兵會定期巡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以保證驛站的快捷。 在通往高昌烏城的這條道路上實施了這些規則之後,速度比之前更是大為提升。 之前速度就已經被趙桓升到了每一晝夜可以賓士八百里,號稱八百里加急。 而現在,在通往烏城這條路上進一步提升了驛站的密度和驛道的寬度等,以及路面的軟硬程度,各方面提升了驛馬賓士的速度,真正實現了千里馬的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的行駛速度。 當然這不是一匹馬,而是無數的馬接力賽的奔跑得到的。 趙桓之所以特別重視驛馬的建設,就是因為他將來要征戰世界,而在這個時代電沒有發明之前,只有靠馬來傳輸才是最可靠最穩妥,也是速度最快的方法。 當然要維持如此龐大的官府專用驛站,通訊系統花的銀子那就海了去了。 不過趙桓最不缺的就是銀子,所以才能夠做成如此快捷的一條快速通道。 趙桓交代黃小潤,讓她遇到重大事項,可以透過千里加急向自己傳遞訊息,這是給予黃小潤直接向自己秘報訊息的權利。 當然正常情況下的重大密報,每天都會透過千里加急的驛道向遠在中亞的他呈報過去,包括宰相的樞密院,以及朱皇后等,這些都是官方正式做法。 而給黃小潤的則是他私下的個人做法,這個奏報常常是官場上不能奏報的東西,包括黃小潤自己的一些感覺猜想和擔憂,都可以透過這個途徑報給皇帝趙桓。 黃小潤一一應下。她知道皇帝這麼安排,就是擔心太子在他走後會對付她們母子。 其實黃小潤何嘗不擔心。 當初太子差點把她兒子山河整死,而太子也因此遭到了嚴懲,一雙腿都差點跪廢了,必定懷恨在心,這個樑子其實早就結下了。 當然,她也希望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太子不會那麼絕情。 可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留一手總是好的。 趙桓之所以在朱皇后和黃小潤兩人攝政的正式奏報的層面之下單獨給了黃小潤一個單獨奏報的權利,也是擔心朱皇后關鍵時候掉鏈子。 如果黃小潤透過正常途徑把這些奏報給皇帝,必然會讓朱皇后知道,而朱皇后就有可能會有意無意的讓太子知道,那反而會增加黃小潤和孩子的危險。 翌日。 趙恆臨幸朱皇后。 畢竟這是自己的原配,總不能厚此薄彼,他了解這個皇后,心軟怯懦,且沒有主見,但有一點可取,那就是十分敬重自己這個皇帝,而且和黃小潤相處還算融洽。 數日後,楊再興和耶律定率二萬特戰隊星夜兼程終於趕回了開封。 隨後,趙桓在楊沂中率領的兩萬殿前司侍衛親軍的護衛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