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皇帝說出了三個國家共同出兵,這讓楊再興多少有些緊張起來,因為這三個國家加起來的總人口和兵力總數是絕對不能小覷的,其中以朱羅王朝最為厲害。
又不是在大宋的本土作戰,而是遠在南洋,楊再興在南方作過戰,知道在炎熱酷暑潮溼的熱帶叢林作戰,大宋的軍隊是很吃虧的。
因為水土不服,光是士兵因為水土不服生病這一點就會導致嚴重的非戰鬥減員。
但是條件再艱難,這仗也得打。
他馬上對趙桓說道了:“朱羅王朝等三個兔崽子欺到咱們家門上來了,這仗咱們不打他們只會得意忘形,繼續挑釁咱們的,再說了三佛齊已經臣服於我們大宋,按理說我們也應該保護他們。”
在前一次大宋與朱羅王朝海戰之後,三佛齊就歸順於大宋,成為大宋的藩屬國,年年進貢歲歲來朝,倒是禮數不缺。
趙桓聽到這話,只是笑了笑說:“雖是如此,人是會變的,以前對咱們恭恭順順的人,後來倒向敵人這樣的事例又不是沒發生過。”
列席軍事會議的宰相李光和朱勝非是左右相,兩人相互看了一眼。
李光說道:“陛下所言極是,高麗當初也是對咱們大宋規規矩矩,禮敬有加的,可是到後來還不是投靠了金國,幫著金國出兵攻打咱們大宋。
若不是陛下英明,率軍打殘了金國,他高麗依舊是金國的走狗,不可能再倒回來又臣服於咱們的。”
朱勝非說道:“陛下的意思是三佛齊有可能倒向朱羅王朝嗎?”
趙桓笑了笑說:“有這個可能,不得不防。”
實際上趙桓對此是很清楚的,史料記載,在這一次的朱羅王朝對三佛齊的進攻中,三佛齊最終臣服於朱羅王朝,從而使得朱羅王朝徹底控制了馬六甲海峽。
而大宋商船再經過馬六甲海峽的時候,就被迫向朱羅王朝交過路費了,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差不多兩百年。
所以如果按照歷史軌跡發展,三佛齊是一定會臣服於朱羅王朝,調轉矛頭來針對大宋的,就跟當年的高麗一樣。
楊再興著急了,說道:“那咱們立刻出兵增援三佛齊,把三佛齊牢牢控制住,回頭再來對付朱羅王朝。”
趙桓搖搖頭。
楊再新提出的這個建議趙桓之前就思考過,但最後放棄了,原因很簡單,大宋要爭霸世界,三佛齊也要最終納入大宋的版圖,而不僅僅是藩屬國臣服於大宋。
三佛齊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大宋必須要徹底控制,而不是一個臣服的獨立國家,僅僅滿足於朝拜進貢,那不是趙桓需要的。
而且三佛齊和爪哇在後世,也就是後世的印尼,同樣欠下了華人一筆筆的血債。
歷史上曾出現多次排華屠殺華人的事件,成千上萬的華人死於印尼暴亂之中,女子被姦殺,家財被搶掠,無數的華人家破人亡,這些血債也深深的印在了趙桓的腦海中。
不過,相對於大和侵華戰爭那樣的血海深仇而言,印尼的血債要輕得多。
所以,趙桓決定給三佛齊和爪哇一個選擇,他們如果誓死抵抗,寧死不屈,心向大宋,那麼趙桓會出兵去救他們。
但如果他們遇到外敵沒有什麼反抗就投降,並倒向了敵人,反過來攻打大宋,那麼就讓他們跟著敵人一起滅亡吧。
到時候便可借這個機會將三三佛齊和爪哇,以及整個南洋全部收入大宋囊中。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趙桓並沒有事先派出軍隊駐紮三佛齊,抵抗朱羅王朝的進攻。
這次朱羅王朝按照歷史軌跡發動了戰爭,讓趙桓稍稍有些意外的是,他還糾結了波羅王朝和帕拉王朝,軍事實力比歷史上更為強大了。
這樣也好,反正不管是朱羅王朝還是波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