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四年。
驚蟄,春雷始鳴。
喚醒沉睡的大地,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蟄蟲。
在黃山那雲霧繚繞的深處,隱匿著一處幽靜小院,院內古木參天,枝頭新綠初綻。
窗前,已做了父親的男人越發沉穩。
歲月沒有帶走他的俊美,反而賦予他成熟魅力,氣質越發內斂平和。
燕長青長身而立,將手伸出窗外,一隻灰鴿“咕咕”叫著,啄食著他掌心的小麥。
待鴿子停下,他才將綁在鴿子腿上的竹筒取下,抽出一個小紙捲來。
剛剛展開,就聽見身後傳來的輕盈腳步聲。
燕長青轉身,望向秦瑤光的眼底是多年不減的深情:“節兒終於睡著了?”
秦知節,是兩人商議後給女兒起的名字,取一個“好雨知時節”之意。
秦瑤光笑著點點頭:“也不知今兒是怎麼了,鬧著不肯午睡。”
她的目光移向男人手中的紙卷,問:“青柏來訊息了?何事?”
“還沒來得及看。”
燕長青攬著她的腰肢,到軟榻上坐好,展開紙卷。
紙捲上的字不多,兩人很快就看完,相視一笑。
“該回去了。”秦瑤光說。
燕吉音大婚,秦元安封后大典,他們該回去一趟。
每個孩子的婚事,都不容錯過。
燕守拙成親時,秦瑤光因為懷著寶寶,又身為皇帝不能隨意出宮,一直遺憾到現在。
“好。”
燕長青點點頭:“夫人你先和節兒歇著午覺,我去安排。”
這幾年,兩人遠離朝堂,行蹤不定,流連於風景優美的名山大川之間。
用秦瑤光的話來說,就是要把大景所有疆土都用腳親自丈量過。
他們有的是時間,於是就漫無目的。
有最愛的人在身邊,走到哪裡都是家。
功成名就、天下太平。
兩人給身邊忠心耿耿之人都各自安排了前程,只有青柏東林兩人始終不願離開,一直帶著人跟著他們。
在黃山住了一年有餘,青柏等人在山腳下居住,替他們傳訊。
山野間的日子過得很悠閒,燕長青開墾了一畝地自給自足。
白日裡,秦瑤光陪著女兒在山裡賞景寫生,擺上書案替她啟蒙。
興之所至,她撫琴一曲,燕長青隨著琴聲在瀑布邊舞劍,不為習武對敵,只為博女兒一笑。
如今,到了要離開的時候。
秦瑤光回到室內,在小知節身側躺下。
看著女兒天真的睡顏,心滿意足。
燕長青下山一趟,讓東林準備回京,回來後在地裡將種子播下,施好肥。
今年的蔬菜來不及吃了,就讓它們天生天長,也挺好的。
夜裡。
“孃親,我們為什麼要走呀?”
小知節的長睫毛猶如兩把扇子忽閃了兩下,好奇地問。
“因為呀,”秦瑤光將她抱在膝頭,“節兒的二哥、四姐要成親了哩,我們得回去。”
“孃親,成親是什麼?”
“成親就是兩個人心生愛慕,想要攜手過一輩子,比如我和你爹。”
小知節點點頭,表示懂了:“再生一個小娃娃,比如我。”
不得不說,女兒雖小,挺能舉一反三的。
“回去哪裡呀?”
“回去京城。”
燕長青從外面走進來,將小知節從秦瑤光懷裡抱起來:“太晚了,有個小姑娘該睡覺了。”
小知節不依,扭著身體奶聲奶氣說:“女兒還有好些話,沒問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