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並不真的是她的孩子啊。 待燕長青報完仇,五個孩子的身份,就能大白於天下。 燕家兄妹,必然是要恢復本名,繼承父母的衣缽。 無論燕長青是否將鎮國公爵位讓給他們,他們都要撐起燕家大房、延續血脈。 在以農耕為主的大景朝,可以不懂打仗,不可不懂農業。 就連宮中的皇帝皇后,每年春祭時,除了祈禱上蒼降下甘霖、風調雨順外,還會以身作則,播種織布。 哪怕並非真的需要他們勞作,儀式必不可少。 除了兄妹兩人,老三、老五各有所長,秦瑤光也想要他們多瞭解世間百態、人間疾苦。 至於老二。 他將來,還不知道想走哪一條路。 秦瑤光早就想好了,不論他想做什麼,她都會在旁邊,替他保駕護航。 不必,讓他再經受原書中的煎熬與折磨。 而不論老二會選哪一條路,民生民情、男耕女織,都是他必須瞭解的。 在前來溫泉別院時,秦瑤光只想讓孩子們痛痛快快放鬆一些時日。 而如今,擺在眼前的,正是一個好機會。 不如順勢而為。 看著等待她決策的孩子們,秦瑤光沉吟片刻後,緩緩道出她的安排。 “若只是登門道歉,恐怕他日還會犯同樣的錯。” 秦瑤光看著阿香,問:“那跑丟的兩隻大鵝,可尋回了?” 阿香不明白她的意思,搖頭道:“民女進來時還太早,也不知可尋得了。” 看了一眼天色,秦瑤光道:“天色已晚,不如明早再尋,別出了意外才好。” 皇莊有河為界,河邊有人定時巡邏。 大鵝許是驚慌之下跑錯了方向,黑燈瞎火的要是再尋,恐出現別的意外。 畢竟,時下的農戶飲食大多以時蔬為主,能頓頓大魚大肉的只有大戶人家,夜盲症高發。 跟現代不同,耕牛屬於寶貴的農耕物資,每個村子裡有多少頭耕牛,都是有數的。 偷牛宰牛的人,當以死刑論處。 只有當一頭牛老得耕不動地了,才會有里長一級級往上報,得到縣衙的批覆後,方可宰殺。 普通百姓一輩子,也吃不到幾次牛羊肉。 當然也有例外,大批牛羊都飼養在適合放牧的水草豐茂之地,這些都在常年征戰的邊關。 邊關的百姓們自顧不暇,又哪有這個餘力,往中原運送牛羊呢? 不過,秦瑤光卻知道,當大景和北戎建立商路之後,中原百姓的生活就慢慢得到了改善。 哪怕只是普通老百姓,也能吃到鮮美的牛肉羊肉了。 她所顧慮的,正是當下現狀。 大鵝再怎麼值錢,也不抵人命重要。 在以山地為主的皇莊裡,晚上找鵝是很危險的行為。 聽見秦瑤光的話,阿香詫異抬頭。 沒想到,長公主如此關心他們的安全。 她心下感動,臉上的笑意透出真心來:“殿下的意思,民女自當轉達,讓他們速速回家,不可冒險。” 秦瑤光微微頷首,道:“明兒一早,他們幾個就來幫你們尋走丟的大鵝。此外,各家都損失了哪些,都帶孩子們去認認,能補種的補,不能補的就賠。” 她想透過這樣的過程,除了讓五個孩兒承擔責任外,還能認識田裡的農作物。 錦衣玉食,不等於連草和麥子都分不清。 阿香立刻笑逐顏開,歡喜得不得了,連連拜謝。 秦瑤光對她微笑道:“既是來了,就帶些點心糖果回去,分給孩子們嚐嚐。” 穀雨心領神會,衝著阿香點頭道:“請隨我來。” 沒錯,秦瑤光是這座皇莊的主人。 可決定這一切的,只是她的身份,並非她自己的能力。 秦瑤光並非真正的長公主,對她來說,反而是皇莊的人們在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將她供養。 在她的能力範圍內,樂意和眾人相處融洽。 阿香離去後,孩子們就開始議論起明日該怎麼上門賠禮、又去哪裡尋大鵝之事。 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格外熱烈。 到了最後,更像是要去做一件從未做過的大事,臉上都帶著興奮之色。 老二開口道:“別忘記了,是我們有錯在先,明兒不能再惹禍。” 他可不想在補償還未就位前,又惹出新的來。 “知道啦!” “二哥就這麼看不起我們?” 秦瑤光舒舒服服地靠在軟墊上,寒露將削成小塊的雪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