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就已經去殼篩淨浸泡好了的,夜裡丁陽又早早起來撈出浸泡好的黃豆,加上水開始磨漿。這可是個力氣活,雖說現在已經熟能生巧了,但幹完後還是累的氣喘吁吁。
磨豆漿的時候潘安氏也在旁邊小心的用袋子濾去豆渣,裝好了磨出來的漿液。
現在有了丁陽推磨,她就完全解放了出來,負責擠壓豆漿乾淨,還要避免豆腐渣混進豆漿之內。
外面紛紛揚揚的下著大雪,丁陽和潘安氏則忙的滿頭大汗,還不能休息。
做豆腐可是一系列程式從開始就無法再停下來,必須要全套做好後才能完成。
榨出新鮮生漿後,需要倒入鐵鍋內煮沸。中間不能蓋鍋蓋,必須邊煮邊撇去最上面的泡沫。火候要旺盛,但又不能過猛,防止豆漿煮沸後溢位來。
這中間的尺寸掌握,還完全不是丁陽可以插手的,只能由潘安氏完成。
豆漿煮到什麼溫度也沒個溫度計測量,只能憑藉目測和經驗判斷。無論是溫度不夠,或者是時間過長,都會影響豆漿的質量。
這方面丁陽眼看著潘安氏操作,卻至今還沒有掌握到要領所在。
等到豆漿膠溶,看見蛋白質團粒開始在鍋中翻滾起來,就到了點滷的時間。
潘安氏所用的鹽滷全是自制,其中的比例也完全由她親自把握。
適當的點滷後,豆漿會變成白花花的豆腐腦。再用棉布放在木架子上面,將豆腐花中的水分過濾掉少部分後,豆腐腦就會變成豆腐。
當然,這還需要一個包裹冷卻的過程,大概又需要一刻鐘左右。
等到全部忙完了,基本上天色也就大亮了。
做豆腐則需要從半夜裡開始辛苦,直到早晨豆腐完成才算結束。
而清晨時分,也是賣豆腐的最佳時機之一。
誰家想要吃嫩豆腐,都會在這個時辰上門來買一塊。再往後,隨著時間的流逝,豆腐即便是浸泡在水裡,也畢竟會慢慢變老。
賣掉早晨的這一波豆腐後,無論是潘安氏或者丁陽,都會再去補個回籠覺。
家裡面的瑣事,這就全數委託給了潘小妹。灑掃庭院、收拾屋子、餵雞收蛋、生火做飯,又是一連串的生活日常工作。
今天因為下了一夜大雪的緣故,早上買豆腐的客人明顯少了很多。
街面上則開始有各家清掃門前的積雪,衙役三班也已經全部出動,開始全城的巡查。
有沒有被壓塌了房子的人家,有沒有凍餓倒地的人,需要救濟的粥棚設在哪裡,應該按照多少人數準備糧食,各種事務根本停不下來。
丁陽也算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情景,以前的兩場小雪根本沒有今天的這個規模和動靜。
彷彿偌大的東京城,突然間就開始忙碌起來,大街小巷上都是人聲鼎沸。
各處最新訊息也紛紛流傳開來,何處雪大糟了災,何處下雪引起了火災,開封府在怎麼處置,誰家夜裡出了禍事,反正各種新聞滿天飛。
丁陽連補覺的工夫都省了,就在外面聽熱鬧看新鮮。
潘安氏可沒有他這麼強烈的好奇心,精力也有些支援不住,回房歇著去了。
只有潘小妹跟在丁陽的屁股後面,也是兩顆眼睛亮晶晶的湊熱鬧,手中的掃帚說是在掃雪,其實不過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胡鬧而已。
這好一場熱鬧,直到了下午時分才慢慢消化下去。
不過丁陽也算是見識了好多新東西,尤其是賣糖葫蘆的小販風光無限。
眼看人家屁股後面跟了一大串的小孩吵吵嚷嚷,丁陽也有忍不住嘴裡泛酸。
這東西放在千年之後,他平常根本連看都懶得看一眼。可眼下不光是潘小妹嘴饞,他也有點繃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