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試牛刀,收購科摩多的成功,是吳宗華震不僅在華爾街小友名氣,在多倫多和香港的商界,也讓人從此刮目相看。
雖然這一年,華盛工業的沈宏發也走出國門,觸角延伸到芝加哥。但要和吳宗華比,還是遜少了些。
因為他接下來的操作,又再一次讓人信服,他就是個商業奇才,甚至是天才,那就是他以小蛇吞象的氣魄,一口吞下享譽世界的信嘉集團。由此,吳宗華和文博公司在國際商界一竄而紅。科技界驚呼,一個電腦巨頭即將誕生。美國人則喊著:“狼來了”。這場收購大戰劇情同樣是波瀾起伏,令人拍手稱快。其中更是夾雜著許多戲劇性色彩,令人津津樂道,回味無窮。
此時的吳宗華,自己的業務已經遍及到香港、加拿大、美國、中國。中國香港,而且他還在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生活過一段時間。所以他會這些國家和地方的語言。也熟悉這些人的生活、文化和各種風土人情和社交禮儀。
那麼說到這裡,我們就來說說他收購信嘉的整個過程,因為這個過程,對本書後來發生的事情又很多關聯。
有一天,他在從香港飛到紐約的航班上。旁邊坐著一位年輕人,文質彬彬,看上去很有禮貌。這個年輕人和他一見如故。當他得知旁邊這個就是在加拿大白手起家,文博集團的聯合創始人,香港環球電子的董事會董事。剛剛收購科摩多併成功改造,堪稱商業教科書的吳宗華先生時。這個年輕人顯得很是激動,說了一番恭維的話。並自我介紹自己。這個年輕人叫劉博。新都人,現在在美國芝加哥商學院攻讀ba。
當他們都互相介紹說祖籍在新都時,突然有一種他鄉遇知己。越談越投機。
當時的年代,內地人能去美國讀書的人很少。一般都出自精英階層的家庭,但當時吳宗華沒有多問他的背景。只是後來才知道,他母親居然就是建國以來貪汙賬款最多的驚天鉅貪嚴天虹。這種事,我們不便詳說。
劉博說很崇拜吳宗華博士的投資哲學,還有超前的國際視野。當時在華裔商界,從加拿大到香港,從中國到美國。吳宗華一連串的動作一氣呵成,並都獲得巨大成功,很多雜誌和報紙都在報道他的事蹟,而且媒體一貫的誇大其詞。更使得吳宗華神秘莫測,劉博把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當時劉博送給他一份材料。說有個華裔商人想讓他合夥投資,讓吳宗華給參考一下。當時的吳宗華並沒有在意,只是禮貌性地隨便翻了翻,這是關於美國信嘉集團的材料調查報告。吳宗華知道這家公司,他不管是小時候在中國,還是在香港、不管是在澳大利亞還是加拿大。很多家庭都有這個集團生產的縫紉機。
縫紉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絕對是一個緊俏商品。國內國外都是如此,在香港、有錢人會訂做一些服裝,然後讓傭人不停地修改。直到最合身,穿在身上最漂亮為止。窮人會把衣服修補一下後再穿。在中國也是一樣,當時陪嫁的三大件,就是縫紉機,腳踏車和大彩電。在澳大利亞,加拿大也同樣。姑娘們沒事了準會做一些小工藝品。被套,枕頭。會在街上買一些喜歡的布料給自己和家人做一些新衣服穿。
服裝工業化並還沒有普及,還是手工加裁縫這種小規模家庭模式生產。其他的國家他還不是很瞭解,但想想,估計也差不多。
當時他還不瞭解這個朋友怎麼會把一個縫紉機制造商的材料,遞給一個電子工程師或是一個上市公司的老總看。但當他看到信嘉集團有一個全球性的銷售網路,年產150萬臺縫紉機,市場佔有率達到了驚人的75時。他當時就感嘆,這幾乎是壟斷這個行業。而劉博不過是個學生,投資人怎麼會找他?他怎麼有這個能力和實力來入夥?不過他內心卻感到一陣欣喜,“機會來了,就是它。對,就是信嘉,,縫紉機對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