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前身是個也是一個教學點,和銀井灣的教學點無異,只不過是位置比較集中,老師不願意到其他的教學點去上班,因而也就慢慢具備了完小的條件,原本也只有本村的學生來上課,也就不需要食堂,老師也是和工作組一樣,到老百姓家裡去派飯吃,輪到誰家就誰家吃,但各家也有各家的難處,有的人家乾淨點,有的人家邋遢點,新來的老師也就隨著生產隊裡的派飯到各家去吃飯,但時間長了,就有人慢慢得賴在那些比較乾淨的人家裡去吃飯了,生產隊長也不太可能去死拉硬拽,也由著老師和工作組的人自己去哪家吃,,剛開始倒還無所謂,時間長了就有意見了,生產隊裡的派飯是有著一定的報酬的,雖然吃的飯菜一樣,但派去吃飯的老師和工作組的人是拿著糧票去結賬的,糧票在當時就是稀罕物,有了糧票就有人來換,換的東西也是都是農村人需要的物件,由於村裡的大部分人家都得不到派飯的機會,這也就有了怨言,這時候的學校已不再是以前的教學點的規模了,學校也就提出成立食堂。有了食堂總不能讓老師自己去做飯吧,經過大隊裡和公社的合計,也把工作組的派飯也合併到學校裡去,學校食堂的大師傅也就有村民來擔任,學校的老師這才有了落腳地方。而做飯的大師傅也換過幾茬,到了這個大師傅也不知道是第幾任的大師傅了。做的時間長的有個一年半載,做的時間短的也有做了幾天就不想來做了,做食堂大師傅自然比在生產隊裡做工分要輕鬆很多,但卻比做工分繁瑣很多,不止是做事繁瑣,更多的是缺少那種伺候人的心態,這個大師傅性情比較平和,不太和別人爭吵,也就留了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組也就慢慢得撤了,只剩下老師在食堂吃飯,教學點老師多了,學生想也慢慢得扎堆到這個教學點來上學,這樣一來,不僅僅是本村人也就有了外村的孩子也來讀書,慢慢得加重了食堂的負擔。原本只有老師在吃飯的時候,老師們就如同一個家庭般的做飯,和村莊裡的普通人家一樣的撈飯煮粥,中午蒸飯吃,可有了外村的學生就不可能像原來那樣的蒸飯吃,而是分開來,學生自己帶飯菜來,食堂只是負責給學生的飯菜熱下,這就有了陶磊和陶寬來吃飯,食堂大師傅只能是從老師的飯甑裡掏出二碗飯來,給陶寬和陶磊解決肚皮問題。至於菜只能是些菜湯了,這也就便宜了陶寬,陶寬原本在家裡的時候,只要有菜湯就可以解決問題,但陶磊卻不是這樣的,但畢竟是食堂大師傅幫著自己湊點飯吃,陶磊也就沒有了太多的話說,只要陶寬能稍微得緩解餓肚子的事,陶磊則能忍受。食堂大師傅看著陶寬的吃相,有些好笑,這孩子是不是早上沒有吃飯,故意到這裡來蹭飯的吧,但看著陶磊卻是很文雅得夾點菜,扒拉一大口飯,再想想陶篾匠家裡也不至於這樣窮苦吧,就衝著昨天那個老頭吸菸的煙桿就知道陶篾匠家裡家境不錯。可看著陶寬吃飯確實有些喜人,就在食堂大師傅想著的當兒,陶寬意猶未盡得放下了碗,看他樣子再來個一碗飯是沒有問題的,食堂大師傅想著這些老師晚上都要回去,就乾脆把飯甑裡所有的剩飯都刮乾淨了,從陶寬面前拿過碗來,盛好也就半碗多點,遞給了陶寬。陶寬看著眼前的半碗多的飯,只是朝著食堂大師傅笑笑,接著就是把剩下的菜湯全都倒進自己碗裡,張開他那張標誌性的寬嘴,沒有幾口就給吞下了肚子,而此時的陶磊還只是吃到半碗。陶寬放下了碗筷,這才抹了抹嘴,站了起來。陶磊看著陶寬站了起來,心裡也就寬慰了很多,能站起來說明陶寬有個五六分飽了,至少不會像剛才那樣的萎靡不振。飯真是個好東西,吃飯前的陶寬和吃飯後的陶寬截然不同,精神好了很多。陶磊看著陶寬的神情這才安下心來,一口一口吃得很有節奏感,也許是確實餓了,也許是受到陶寬的感染,陶磊吃得也比剛才快了些,但卻沒有在意食堂大師傅的眼神,既然來吃了,就不必太在意別人的眼神,飯吃飽再說。等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