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寬媽雖然回家晚了些,但有著平時儲備好的材料,加上陶寬家吃飯的人比較少,蒸米飯的量比較少,關鍵還是有陶磊這樣的懂事的孩子,能幫著陶寬媽做事,等陶寬媽走進豬欄裡,看著陶磊正耐心得給豬的豬食盤裡倒豬食,陶寬媽看著陶磊稚嫩的背影承載著與之不相適應的成熟穩重,陶寬媽心裡流過了一股暖流。孩子的早懂事是大人的福氣,按現在的話說:小的時候不讓生我的人淘氣,老的時候不讓我生的人淘氣。陶磊舀完了桶裡的豬食,看著豬在吃,看到豬欄門口閃過一個人影,便知道是陶寬媽過來了,於是不等陶寬媽開聲就和陶寬媽說,豬吃飽了,然後看著陶寬媽進來。陶寬媽進來以後不由得伸手去摸陶磊的頭,陶寬媽知道,陶磊長大了,已不再是那個整天病懨懨的孩子了,不由得感謝上天的眷顧,更多的是感謝陶寬爺爺的辛勞付出。陶寬媽從嫁到陶寬家裡來,就感覺自己掉進了蜜罐裡,從一開始,陶寬的姥姥並不贊同陶寬媽嫁給陶寬爹,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陶寬奶奶走得早,女人生孩子了,沒有了婆婆,將是一個不小的災難,首先就是伺候月子,月子裡的女人猶如蛻皮的蛇,尤其是在南方,這樣的觀念更是根深蒂固,陶寬姥姥看著自己的閨女義無反顧得往陶寬爹身上撲去,陶寬姥姥心寒了,正應了那句話,愛情中男女就去撲火的飛蛾。在全家人勸阻無效後,陶寬媽嫁給了陶寬爹,那是一個家徒四壁的家,陶寬爺爺和陶寬爹父子二人相依為命,沒有女人的家,那就不能叫家,只能算個窩。陶寬媽看了心酸如醋,但陶寬媽卻憑著自己的熱情,硬是把醋捂成了蜜。陶寬媽還沒嫁給陶寬爹的時候,陶寬爺爺幾乎就是一個人在家,陶寬爹還在學手藝呢,陶寬爺爺年輕的時候也到外面去闖蕩了,照顧自己還是可以的,即使是這樣,陶寬爺爺打理的家在陶寬媽這個女人看來,還是有些髒亂。陶寬媽嫁給陶寬爹以後,家裡有了女人,也就慢慢有了起色,至少一日三餐可以兌現了,不會像陶寬爺爺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吃了上頓沒了下頓,最關鍵還是衣服乾淨了,過去的人一件衣服,可謂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要是誰家有件沒有補丁的衣服,暫且不去說衣服的布料質量如何,肯定就是臉上光彩的事,幾乎是所有的衣服都有補丁,只不過是補丁的多少不同而已。衣服有了補丁,也是勤快人,最少也是有女人的人家,沒有女人在家,補補丁的衣服也有,但卻沒有女人補補丁那麼和諧,女人打的補丁能很好得遮住窟窿,而顯得那麼熨帖,男人手巧的有,能拿縫衣針的不多,想補得和女人一樣的補好的補丁更是為數不多。陶寬的爺爺也會補補丁,但看起來卻有些生硬,有點純粹為了補補丁才去補補丁的樣子。陶寬爺爺不去補補丁,陶寬爹就更不會了。中國人總有個意願,寧願自己累點,也不讓孩子累著。自己什麼苦都可以吃,唯獨不願孩子去步自己的後塵,也一樣勞累或者一樣的受氣。哪怕是比自己好那麼的一點點,都感覺自己的孩子比自己過得更好。所以,在陶寬爺爺的眼裡都不情願陶寬爹也和自己一樣。不管是幾個人的家,衣服總是要洗的,身上的衣服有補丁,但不能不乾淨,而儘量得洗乾淨,而讓別人看不起自己,看不起沒有女人的家。陶寬爺爺再手巧,也沒有女人那麼心細,況且陶寬爺爺不只是要洗衣服,還要去生產隊做工分,種菜,一個家還有的一切家務事,陶寬爺爺都得承擔,哪怕是到了深更半夜,也得把衣服洗了,晾好,不然明天就沒得穿了。男人的粗心,加上時間的倉促,衣服總是洗不乾淨,總有那麼一二塊髒的地方沒有洗到,時間長了,自然就形成汙斑。最後競成了陶寬爺爺的綽號,陶寬爺爺也無奈。但陶寬媽嫁進陶寬家裡,家裡有了女人就是不一樣,衣服也慢慢比以前乾淨多了,正應了那句話:衣服的新舊倒是其次,但卻要乾淨整潔,至少是對生活的一個態度。隨著陶寬爹出去做手藝的時間越來越多,陶寬爹更需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