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陶磊的出生,家裡的人手陡然緊張了很多,原本緊湊的生活節奏顯得混亂不堪,甚至有些有些無從下手,陶寬爺爺更是措手不及,原本還有陶寬媽做飯洗衣服,現在呢,不但陶寬媽不能做飯,反而要別人來做飯,加上孩子的尿布等等一系列的東西,都是要有人去洗去做,陶寬媽也只有現在才感覺到沒有婆婆的尷尬。農村人有很多的規矩:女兒生了孩子,孃家人是不能立刻就趕去幫忙的,需要過了七天了,才由女婿去請才能來,這是客家人的規矩。在農村,規矩是不能隨便破壞的,尤其是生孩子這一類的規矩看得極重,絲毫破壞不得。但陶寬爺爺畢竟還是過來人,只是暫時的慌亂,等事情有了緩解也就有了對策。首先安排陶寬爹,不要出去做事了,放下黃金功夫去伺候陶寬媽的月子,也不管陶寬媽提什麼要求,陶寬爹乖得跟孫子似的,大氣爹不敢出,灶臺上也邀了個村莊裡的女人,不歇得燒水,只要陶寬媽要用,陶寬爹隨時可以從灶臺上舀到開水,端進陶寬媽的房間裡,陶寬媽屋裡的事,其他人是不能進去的,孩子哭聲打破了陶寬家寂靜的屋裡,清脆響亮的聲音在陶寬爹和陶寬爺爺聽,不亞於天籟。比什麼聲音都好聽,象徵著新的生命,新的一切。但陶寬爹這幾天的勞累幾乎是一種摧殘,但有著陶磊的哭聲,就像遊戲裡的主角,即使再癱軟,但一聽到陶磊的哭聲,瞬間滿血復活。這三天比三年都慢,都艱難,總算捱過來了,陶寬姥姥過了三天,猶如仙人般的來到了陶寬家裡,來到陶寬家的頭一天,幾乎是沒有做事,而是安排陶寬爹遵循著她的意思,把所有不合理的東西全改過來,這才慢慢步入正軌。陶寬爹這才解脫了,癱在床上,沉沉睡去。然而,事情卻沒有向著美好的生活發展,陶磊的身體並沒有如他們所願,而是很弱,甚至超出了陶寬爹,陶寬爺爺以及陶寬姥姥的意料,可謂是弱不禁風,即使是在頭三四個月裡也一樣虛弱,三天兩頭得發燒,農村人最怕的就是孩子發燒,怕燒壞了孩子,有點燒就得往衛生所跑,那時陶寬媽也出了月子,陶寬爹也恢復了出去做手藝的模式,家裡只有陶寬媽和陶寬爺爺二個大人,再個就是陶磊了。陶寬媽記得很清楚:那是一個凌晨,說不上是幾點,反正走路不用點火把了,大路基本看得清楚,只是細小的石頭有時候會袢到腳尖。前半夜,陶磊睡得挺好,陶寬媽也慶幸今天陶磊可以睡好了,自己也可以沾光,可以多睡會兒,那天晚上陶寬爹在遠處的人家做事,來不及回家,而住在主人家裡,除了陶寬媽就是陶寬爺爺了。到了下半夜,陶磊總是悶哼悶哼的,睡不踏實,陶寬媽經歷了那麼多的事,也有了經驗,但看到陶磊上半夜睡得挺好,就想可能陶磊餓了,陶寬媽起身,點好了燈盞,遂抱起陶磊餵奶,陶磊也不是很好得吃奶,總有不舒服的感覺。看到陶磊不怎麼吃奶,陶寬媽立刻喊了句陶寬爺爺,喊過二聲,陶寬爺爺就應了,陶寬爺爺應過的片刻,陶寬媽聽到了陶寬爺爺敲門的聲音,陶寬媽起來,穿好衣服開了門,陶寬爺爺走進了房間,卻看到自己不願看到的情景,陶磊已經不再是剛才的神態了,臉色也變得比剛才更灰白。陶寬爺爺畢竟還是過來人,心想:陶磊可能有著生命之憂,也顧不得太多的事情了,搶上前去,抱起陶磊就往外走,邊走邊對陶寬媽說,把家裡的錢都拿來。話還沒說完,陶寬爺爺人就出了門外,但陶寬媽還是聽清楚了陶寬爺爺的話,把家裡前幾天賣了豬的錢全裝進了口袋裡,竟隨著陶寬爺爺快步走了出去。到了外面才知道:路是可以看得見的,一丈內還是可以看得清楚臉,但看不清楚表情,離天亮也快了,陶寬爺爺抱著陶磊,急匆匆走在前面,陶寬媽也跟在後面,也就離得一丈多遠的樣子,二人緊趕慢趕得往衛生所走去。按理說應該是三個人,陶磊是陶寬爺爺抱著走的,三個人,二個人走。陶寬家離衛生所有著二里地的樣子,按現在的理解,也就一腳油門的問題,可那時候沒有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