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柴火的燃燒,持續得加熱,豬菜變得糜爛,已沒有了那種鮮香的味道,甚至有些腐臭的味道,陶寬媽蓋上鍋蓋,撤了爐灶裡柴火,那些沒有被夾在中間沒有煮熟的豬菜也被悶熟了,過了近半個時辰,陶寬媽揭開了鍋蓋,那種腐熟的味道更加濃烈,陶寬媽找來了木勺,用鍋鏟一起把豬菜先掏到木勺裡,再用木勺端到大缸。木勺比較大,本來就沉,加了豬菜,得用兩隻手一起才能端起一大木勺的豬菜,滾燙的豬菜不小心就會燙到手。陶寬媽雖然也不是第一次這樣端豬菜了,但還得小心翼翼得端,就怕燙著自己。大缸也不能放到廚房裡,那樣的話,就沒法做飯了,豬少的人家可以少採摘些豬菜,豬多的人家,就不是這樣的了,一大缸一大缸得裝好,尤其是蔬菜換季的時候,春夏交際的時候,避免蔬菜的浪費,那就得把人不能吃的蔬菜全部煮好,存好大缸裡,豬也得吃上半個月到一個月,那種氣味到了後面都有著令人作嘔。好的人家會用木板蓋下,大多數人家就那樣敞開放著,任憑日曬雨淋的,氣味四處飄散。但這樣方便,女人在煮粥的最後就是餵豬的料,直接把腐熟的豬菜舀上幾木勺倒到豬盤裡,和上米糠直接給豬吃就可以的,就不會天天都要煮豬菜。蓋好的大缸有時候就有人遭殃了,尤其是在有個打穀場附近的人家。南方的農村那時候沒有電影院,到現在也沒有電影院。要看電影都是露天的,一個村莊大多隻有一個打穀場,是村莊裡的主要場所,曬稻穀,開會都是在打穀場進行的。好不容易盼來了看電影,那是附近幾個村莊的重要集會,還沒到天黑就有人搬來長凳,擺好位置,有的還請附近的親戚朋友來家裡吃飯看電影。最高興的是孩子,孩子碰到看電影比過年都高興,太陽還沒下山就開始奔跑,嬉鬧,尤其是附近村莊的孩子,大老遠的過來,那時候的孩子不可能有自己的水杯,只有家裡有人當了兵,才有個鐵的水壺,有那樣的水壺的人家附近幾個村莊才一個,大部分都是喝水的,嬉鬧的孩子等到電影放了一半的時候,奔跑的孩子累了,得歇會,最關鍵的是口渴了,喉嚨早就冒煙了,現在才體會到口渴的難受,也急需水來溼潤冒煙的喉嚨。於是像到處亂竄小狗,到處去找水喝,由於是在別人的村莊裡,沒有認識的人,又不知道哪家有水喝,即使有茶水喝的人家,也不可能燒那麼多茶水供應看電影的人來喝,於是就去找水喝,南方的農村大多是用井來飲水,但井有深淺,孩子是絕對不敢去的,再就是溪水,打穀場大多離溪水遠,都是村莊比較高的位置才會平整為打穀場,溪水也是被否定的,唯有附近的人家才有水喝。有人水缸放廚房裡,也有放灶頭邊,但有些人家就把裝豬菜的大缸也放到灶臺邊上,心急的孩子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只要看到有蓋子的大缸,就不會去問了,那時候急切的心也未必能問出豬菜的腐熟味,況且沒有誰家還點個油燈照著灶頭,孩子都是瞎摸瞎撞,不可能帶有照明的物件,更沒有電筒之類的奢侈品,像陶寬這樣的人家有個電筒都被附近幾個村莊的人都羨慕嫉妒恨,孩子就更不可能拿著這樣的東西去找水喝,看到有蓋的大缸,藉著微弱的星光,拿到木勺,揭開蓋子,直接到大缸裡舀水喝,只有木勺觸到了水樣的,就直接倒進了嘴裡,等那水倒進了嘴裡才發現是豬菜水,胃口好的,吐了嘴裡的豬菜水,胃口不好的就吐個死去活來,發誓從今以後都不會到別的地方去看電影了,喝了豬菜水的,吐了嘴裡的還是不能緩解口渴啊,還得去找水喝,有些人就乾脆不看電影了,早點回家去了,但孩子皮實,他們捨不得電影就這麼結束了啊,喝了豬菜水,味道淡些的,乾脆也喝下去了,既緩解了口渴,也還可以繼續看電影,喝到味道很重的豬菜水,馬上就吐了,而且吐的很徹底,把晚飯都給吐掉了,就趕快去溪水裡洗嘴,洗了嘴,感覺還是嘴裡難受,看電影就沒了心情,回家吧,難得看一次電影,心有不甘,不回家吧,嘴裡臭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