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寬爺爺也算有心機的,自己的想法不能直接得說出來,但總會在人家不經意間問起,讓人覺得陶寬爺爺有情有義,能打聽到就打聽,也有別人不識時務的,沒有告訴陶寬爺爺,陶寬爺爺也就不再去追問,只是心裡有些淡淡的失意罷了,雖只是著淡淡的失意,陶寬爺爺還是會岔開話題,接著討論其他的事,而且還是挑對方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對方一聽陶寬爺爺願意聽自己的話題,也就以為碰到的知己,而願意暢快得說出了自己今天來的目的,以及自己想讓陶寬爺爺給自己出個主意,陶寬爺爺見順利得轉移了話題,也就耐心得告訴來人,如何如何得去解決問題,給人家指一條道,讓人少走彎路,而不會在這樣的小事上跟人家過不去,等事情談完了,飯也吃得差不多了,陶寬爺爺也就拿出自己送給來人的伴手禮,只不過這伴手禮卻沒有太多的價值,最多是和來人帶來的禮物價值相當而已。等送走了來人,陶寬爺爺就得想其他的方法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資訊。陶寬爺爺打理好家裡的一切,就要出門到生產隊去做工分,也許在生產隊裡做事的時候,會有人告訴自己的。陶寬爺爺安頓好自己的兒子--陶寬爹,陶寬爹別看長得帥,但就是花房裡的花沒有經歷苦難和歲月的捶打,只是在別人看起來的順眼罷了,又不能做工,況且家裡的經濟條件也還能支撐陶寬爹的遊手好閒,這也許就是好人家的孩子,窮人孩子早當家,陶寬爺爺對於陶寬爹有著不可說的摯愛,只要陶寬爹能不出去做事就不會讓陶寬爹出去做事,而是安排陶寬爹在家裡學打算盤這樣的細活。為的是將來有個好身手,免得自己走了,陶寬爹一個人捱苦。況且,陶寬爹這樣鬆散的生活只是暫時的,只要自己給陶寬爹找好了哪門手藝,陶寬爺爺即可就讓陶寬爹去學手藝,而不是讓陶寬爹一直在家裡吃閒飯,按現在的說法叫啃老吧,這是陶寬爺爺最不願看到的結果,陶寬爹要學著自己生活,這道理不錯,但到底有怎麼樣的生活才符合陶寬爺爺對陶寬爹的期望呢,這才是陶寬爺爺最關心的話題,也是陶寬爺爺最重的心思,包括自己放著面子去求劉哥,都是為了一個目標--給自己的兒子謀份合適的生存手藝。教不嚴父之過,陶寬爺爺很懂得這樣的道理,陶寬爹現在就是一張白紙,至於要在紙上畫什麼,筆在陶寬爹的自己手裡,但陶寬爹握筆的上方就是陶寬爺爺握著,畫好第一筆很重要,這也是佈局吧,而中國人能佈局者大多是皇侯將相,而在銀井灣這樣的地方,可能之有陶寬爺爺這類的人,總之在整個銀井灣或者和附近幾個村莊裡都不多。也許有,但卻不多,這就是外面走的人形成的人生的閃光點。陶寬爺爺出了家門,帶著自己的工具,到生產隊裡做工分,也不是會閒著,也會和生產隊裡其他的社員交流,看似漫不經意的聊天,陶寬爺爺卻能在這樣聊天的話題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陶寬爺爺卻在別人聊天的內容中意外得得知劉哥的行蹤:劉哥可能就在三天後去一趟遠方,至於去幹什麼,陶寬爺爺卻不是太想知道,目前只要知道劉哥這幾天在家休息,能在今晚去,是最好的,藉著歇氣的當兒,陶寬爺爺和生產隊長商量著自己有點事,等下早點回家。生產隊長卻和陶寬爺爺有著不錯的交情,既然陶寬爺爺提出這樣的要求,生產隊長也很爽快答應了,像陶寬爺爺這樣有經驗的生產隊員,生產隊長是很看重的,畢竟人家經驗豐富,很多事情還得和他商量,甚至在緊要關頭能給自己出出主意,農村人都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雖然在體力上有著虧欠,但在心智上卻是勝人一等。況且還是像陶寬爺爺這樣外面走過場面,見過世面的老人。生產隊裡又不缺這樣的人做事,陶寬爺爺又沒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生產隊長自然就爽快答應了。陶寬爺爺並沒有即可離開做事的地方,而是和幾個其他比較要好的人一起去做事,每個生產隊裡,總有那麼幾個小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