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嫩。”
從迪麗熱芭飾演的“k嫂”出場後,看了一會兒的許鑫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這姑娘……太漂亮了。但她的漂亮欠缺了一股柔媚,屬於光漂亮,但還沒長開,不招人的那種。對顏值鍾愛的人,會特別喜歡她。這時期的她適合偶像劇、傻白甜那種的、白富美或者是灰姑娘這種型別。需要過渡個幾年,把那股稚氣轉化成幾分媚意,那時候……嗯,差不多就是萬種風情了。”
“……”
楊蜜的眼神滿是古怪:
“哥,你這話確定是在說演技?”
“差不多吧。”
沒啥求生欲的許鑫聳聳肩:
“算是綜合評價。光點評演技……她比我剛認識你那會兒,你的階段還要差上一個檔次。說白了,跑組跑的少。並且……眼睛大的人其實這點挺吃虧的,人們最開始往往注意到的就是她的眼睛,可一旦開始留意她的眼睛,她就只剩下眼睛了……”
“嗯……”
楊蜜點頭表示認同。
其實老公的話乍一聽很矛盾,可實際上卻是演員一個必須要走的過程。
眼神,從來都是演技最重要的一環。
最直觀的例子,三年前的劉知詩用眼神來表演,和現在的她比較,絕對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初學者最喜歡的就是用眼神來表達情緒。
因為這是最容易被注意到,同時也是最容易控制的五官。
一個眼睛,一個嘴巴。
可到了瓶頸期的時候,就要開始運用自己的全部肌肉,包括一些細節方面來加以表達。
好多人如果不用心鑽研,很可能就卡在這個階段一輩子了。
大家同樣是大眼睛,為什麼你瞪人的時候會讓人產生不適,可別人瞪人卻能讓人感受到“生氣、陰毒、仇恨、傷心”等等情緒?
演技的學問也就在這。
不是行內人,很難給一個直觀的分辨。
可作為行內的過來人,一個演員處於什麼階段,幾乎可以一眼觀之。
老公的話是對的。
她還是嫩……
雖然一直在話劇社磨練……
當然了,作為同齡人而言,她肯定是要優秀得多的。
但問題是,再怎麼優秀,對於一個拿過國際金獎的大佬而言,最多也就是在新手村逞能而已。
想到這,她對大佬再次問到:
“那你說現在是開始讓她跑組呢?還是繼續磨練?”
“繼續磨。”
單手拄著下巴,盯著舞臺上的倩影,許鑫幾乎沒任何考慮的繼續說道:
“她今年大幾?”
“大二下半。”
“繼續磨吧,明年再磨一年。不過得跟沈滕他們說,這個階段多給她安排一些別的角色。美的、醜的、男的、老的、少的……多去磨,別定在一個花瓶的位置。讓她自己去鑽,去想……唔,說起來……”
忽然,他想到了一個人,低聲問道:
“你覺得她和娜扎比起來呢?”
“呃……”
楊蜜愣了愣,陷入了思考。
片刻,她微微搖頭:
“我最近沒怎麼關注娜扎,不太清楚。”
“好吧……反正還是讓她磨一磨吧。小姑娘性格咋樣?”
“挺踏實,挺會來事的。”
“那就行,她是誰負責的?”
“現在是曾姐在帶。”
“那就讓曾姐跟她把你對她的定位說清楚。這姑娘是90後對吧?”
“嗯。”
“先給她定個小目標唄,告訴她,你對她的第一階段目標,是在